|
|
|
让年味浸染我们心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07:56 荆楚网-湖北日报
按南方人习惯,腊月廿四过“小年”,就意味着春节的序幕拉开了! 10日,华中师大文学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请来20余位专家、学者,热议“春节习俗与文化精神”。 年味为何淡了 “小年”,近几年,人们都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这种变化的发生并非一天两天的事。 研究近现代史的严昌洪教授说,早在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关于春节的“文化误区”便已产生:提倡西方的政治节日,甚至主张废除春节,或一味夸大春节的负面因素。文革时期“破四旧”,又号召人们“过革命化的春节”,导致春节的“弱化”。 伴随着当代社会变革,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有双休日、黄金周长假,随时吃得上丰盛的饭菜、穿得上新衣,可以选择的文娱活动也日益增多,春节显得不那么特别了。加上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拜年,不必亲自登门;可以在餐馆预订团年饭,不必自己操劳。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却也更远了;生活更省心了,却感到年味淡薄了。 省文联党组书记李传锋回忆起自己从山里走到城里,以及曾在路上过年的经历,感慨地说:“现在人们常常以为打个电话问候,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其实应该在父母身边过年。” 春节并未濒危 有人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专家认为,怎样将春节过得更好,值得思考,但春节仍未处于濒危状态,它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中国人过两个年———元旦和春节。元旦止于纪年意义,春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以立春为标志,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作为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积淀,春节内涵丰富,几乎集中了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祭祖、祈福、避邪、团圆、和谐……无论社会怎么变革,这些美好的主题都是不变的。“春节的文化精神,可以用《周易》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著名民俗学家刘守华教授说,天地运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人们按照天地运行的周期,从事生产,繁衍子孙,永无止息,永不满足。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层面之一,在春节习俗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沉淀着民族精神的春节,烙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深处。有句歌词恰可形容这种感情:“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正因如此,春节一直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另外,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传统节日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春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仍无可替代。 让它更有味道 过好春节,需要文化自觉,需要加以引导。去年下半年,华中师大在名流地产挂牌成立“非物质文化研究试点推广基地”,希望借助这个有形的平台,把民俗文化搬到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但我们也要反思:要保护传统节日,不可能做到端午、重阳、中秋都放假,也不可能抵制或斥责圣诞节。有的传统节日衰微了,是因为它失去了生命力。传统节日只有提高品位,充实内涵,变得更吸引人,才能走出困境。 春节发源、成长于乡土大地上,是农村文化的“龙头”。然而前不久,王玉德教授到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调研时,农民们感叹:在农村过春节很无味,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打麻将。 当农耕社会转向工商与科技社会,春节的一些传统内涵必然弱化。专家指出,要实现文化回归,必须实现重构。比如结合农村人过春节时爱请戏班子的传统,进一步激活农村演艺市场;举办充电式系列讲座,包括打工见闻、农业科技知识、读书感想等,目前这在农村的春节文化中几乎还是空白。(记者韩晓玲)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