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候研究缘何缺中国数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任荃 前不久,参与四大全球变化国际科学计划的中国专家齐聚北京,探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地球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席间,专家学者们无不呼吁重视研究生物对于全球变暖的响应,而在众多发言者的报告中,国外的数据资料却唱着“主角”。 身为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经费捉襟见肘,中国物候观测网近两年的观测数据都未曾整理。这张有着45年历史的动植物行为观测网,已连续9年没半点经费来源,在全球变暖的“节骨眼”上,它不知该何去何从。 物候,全球变化的“积分仪” 全球变暖,比人类更敏感的动植物被迫改变着自己的“活法”:桂花一季开了3次,候鸟冬季不再南飞,不少昆虫开始“早生贵子”,某些珊瑚索性改了“食谱”……所有这些,都是生物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 要捕捉这些变化,有赖于科学家对于自然界的“望、闻、问、切”。反过来,从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科学家又得以探询气候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全球之变。如此过程,正是物候学的研究范畴。形象地说,物候现象是全球变化的“积分仪”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 葛全胜告诉记者,生物不仅忠实“记录”了环境变化的全部信息,而且比任何人造仪器都要复杂和精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生物将改变生活节奏,那些处于海拔或纬度之巅的生物更将遭受灭顶之灾,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将陷入一场混乱。 全国观测站点缩减2/3 面对此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暖”,各国科学家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物候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有12家从事物候观测的网络或机构,它们甚至根据各自所长形成了专业分工,如丁香物候观测网、舞毒蛾飞行物候观测、鸟类信息网等等。然而,拥有45年历史的中国物候观测网却挣扎在停滞的边缘。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将物候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1962年,在著名气象学家、时任中科院院长竺可桢先生的倡议下,由中科院地理所牵头建立了中国物候观测网,60多个观测点基本覆盖全国。 出于种种原因,上世纪90年代起,物候网的部分站点开始萎缩。到了1996年,除北京颐和园等站点仍坚持观测外,其它大多数站点已停止观测。直到2003年,由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组织全国25位物候观测员,重新选择代表性强的22个观测点恢复观测。由于经费拮据,他们不得不从地图上删去了原先2/3的观测点。 运行经费“拆东补西” 1998年,中国物候观测网彻底没了经费来源,从此陷入了东拼西凑“借钱”度日的窘境。葛全胜坦言,为了维持物候网最最基本的运行费用,这几年,他和同事总是“偷偷”从其他横向课题经费中“克扣”一点儿出来,“挪”作它用。 近年来,执着于物候观测的科研人员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但申请课题却屡屡碰壁。得到的反馈要么是不在资助范围之列,要么就是觉得物候观测“太土”,没新意,更没技术含量。反倒是,全国各地打电话来讨资料数据写论文、建库的却不少。 尽管如此,葛全胜和同事仍在坚持。如今,全国22个观测站点大都由退休教师不计报酬地坚守着。葛全胜坚信,物候观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花点小钱去了解全球之变,值!”他说,如果哪天实在撑不下去了,就权当是个人爱好,凭自己的能力在北京和老家两地观测。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