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高压氧舱大火烧死病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02:13 重庆晚报

  

医院高压氧舱大火烧死病人

  进高压氧舱得注意安全

  33岁的李潘在遭遇了车祸后,到湘潭市中心医院接受抢救。在李潘第十次进入高压氧舱接受治疗的时候,高压氧舱内突然发生大火,李全身被重度烧伤,经抢救无效,于2007年2月9日在该院死亡。

  高压氧舱突发大火

  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的病历报告显示,李潘因车祸于1月12日收住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病室住院,入院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后病情好转,遂于1月25日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每次吸氧60分钟。

  据调查,2月7日上午8时15分,是李潘进行第十次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潘换上棉质病服入舱,约20分钟左右,高压氧舱内突然发生大火,龙安富医师急忙将高压舱减压,开舱救出病人,并迅速将火扑灭。被救出的李潘当时已经全身80%重度烧伤。随后,李潘被转入该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于2月9日死亡。

  现场遗留塑料打火机机头

  据一位负责调查此事的工作人员称,据医院方反映在事发后,院方工作人员发现现场遗留有一个塑料打火机的机头部分。

  记者在医院看到一份由李潘妻子签订的《施行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该《同意书》第五条规定:入舱前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各类火种,手机、call机、电动玩具等各类带电物品;火药、有机溶剂等各类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穿着未经防火和防静电处理的化纤织品。

  病人进入高压氧舱之前,值班医师为什么没有对病人进行检查?该院一位负责人解释,由于进行高压氧治疗会让部分患者鼓膜有不适感,因此也允许患者带一些小食品入内,通过咀嚼缓解耳道的压力。患者在进舱前都要换上医院准备的棉质病服,医院也不可能对进舱治疗的患者做搜查。

  此次起火高压氧舱系宁波高压氧舱制造总厂制造,1997年12月20日由湘潭市中心医院设备科以65000元的价格购进。湘讯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