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舞蹈队”征集旧腰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03:12 重庆商报

  

“爱心舞蹈队”征集旧腰鼓

  昨日,南岸区上浩街道,孩子们正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 记者 刘自强 摄

  “老师,春节表演时我们会有腰鼓吗?”8岁的冉梦缘眼巴巴地望着老师黄学芬,这支名为“娇娇妹”的舞蹈队春节期间将去市儿童福利院义演,孩子们都盼望着能有属于自己的腰鼓,为观众跳上一段真正的“腰鼓舞”。孩子们的新年愿望是否能实现?黄学芬心里也没底。这支特殊的舞蹈队中95%的成员都是民工子女,吃着低保的黄学芬义务教他们跳舞已有一年半。

  昨天,家住南岸区上浩街道一天门社区的黄老师正带着孩子排练春节要去儿童福利院表演的新节目。孩子们手上摇的扇子道具是师生一起亲手做的,部分演出服也是黄老师自己缝的。孩子们开心地跳着,仿佛站在光芒四射的大舞台上。

  “娇娇妹”经常要去工地、敬老院义务演出,附近颐园敬老院的老人们可喜欢他们了,82岁的蒋婆婆最爱看娃娃们跳的蒙古舞。喜欢热闹的老人们常念叨,“啥时能看到腰鼓舞呢!准比电视上还喜庆!”本月,黄学芬编排了一段腰鼓舞教给孩子们,可哪来的腰鼓呢?

  上周六,黄老师悄悄去过朝天门批发市场问过,一面小腰鼓大约需要十多元,加上一面大鼓和鼓锤,总共需要一千元左右。但孩子们都来自民工或是低保户家庭,黄老师每月也只有200多元低保收入,16岁的儿子还患有重病。

  为此黄老师找到本报记者寻求帮助,黄学芬说,即使是用过的腰鼓也非常乐意接受,“只要能响,破一点旧一点也没有关系!”

  如果市民或团体有多余的腰鼓,请拨打本报热线966965,为黄老师和她的孩子们送上新年礼物。

  爱心特写

  一年半义务演出80多场

  据了解,“娇娇妹舞蹈队”成立于1年半前。今年55岁的黄学芬自幼喜欢唱歌跳舞,自学了各种舞蹈,曾是社区老年舞蹈队成员。下岗后看到社区里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工、低保户,没有足够的钱到少年宫学习,便自发教他们学跳舞。舞蹈队从5人发展为28人,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7岁。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空坝、楼道里练习,一年半里已为民工、养老院等义务演出共达80多场。

  黄学芬家里十多个平方米的客厅和外面的院坝是孩子们练舞的场所。由于没有像样的音响设备,平时为了节约成本,黄老师就唱歌为孩子们“伴奏”。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高血压。1月27日,黄学芬正扯着嗓子为学生合拍子,突然心脏病发作摔倒在地。孩子们摇着她的手哭喊,“黄老师你不要死!我们还要一起跳舞呢!”

  “孩子们也很能吃苦!”黄老师爱怜地看着孩子们。本月一次义演时,中午她买了20多个馒头作为午餐,孩子们一人一个啃得津津有味。有的家长过意不去,主动拿出50元钱要交学费,被黄老师挡回去了。“我教孩子绝不是为了钱,要收钱的话早收了。”孩子们的舞蹈水平得到过专业团体赞赏,其中两个孩子还因为舞蹈出色被艺校选中。

  记者 纪文伶 实习生 周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