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成市民感到春节花销有压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02:08 重庆晚报
今年春节到来之际,本报公众调查中心和重庆康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围内以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形式,对368名市民进行了春节生活方式的访问和调研。 其中,男性199名,女性169名,年龄从16岁到68岁不等,覆盖学生、销售员、教师、个体户、公务员等。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受访者感到春节花销有压力,三成选择节日期间蒙头大睡。 在被问及春节期间哪些方面花费大时,45%的被访者选择“人情往来、送钱送礼”,32%则选“年货和餐饮”,这表明联络感情和餐饮仍是春节最大的支出项目。至于花费,50%表示“有一定压力,但还能承受”,6%称“花钱如流水”,已经“苦不堪言”。 除夕夜吃年夜饭一直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传统项目。近六成人选择在家吃,8%选择在饭店。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成了鸡肋,38%的人表示“不会看,做其他的事情”。 春节黄金周期间,34.8%的被访者称“平时工作太累,要恶补瞌睡”,17.5%的人则选择坐上赌桌。相比去年春节46%的人选择出游,今年准备外出旅游和没有出游计划者各有15%。 春节期间交流感情的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调查显示:25.9%的被访者今年选择发短信拜年,37.9%选择打电话拜年。 春节期间子女围聚膝下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但只有25.7%的受访者选择“在父母身边陪他们聊天”,逾五成人称“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春节依然是公众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年的味道越来越淡;排在其后的分别是中秋和国庆。38%的人认为“春节传统的文化意义被逐渐淡忘”,28%的人则表示“人们忽视了精神交流,春节成了大鱼大肉”。吃年夜饭、放爆竹、贴春联、串门,这些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正在远去。很多人感慨:“现在春节花样更多,但没有了以前的兴致和热情。” 受访者说 陈菲(49岁,渝中区某机关公务员) 我一直期待过年,平常工作太忙,总没时间陪爸妈。几年前他们第一次听见《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时,还打来电话,让我在手机里听直播。今年过年我哪都不去,和丈夫儿子好好陪老人。 于芳(29岁,沙坪坝区某高校教师) 今年春节光是送钱,我就已经遭了8000元——给浙江的父母寄去5000元。我还去朝天门买了一些好玩的小礼品,今年回家过年时送给亲戚朋友。 陈涛(42岁,九龙坡区某机关公务员) 我小时候过年,有一大群小孩子提着纸灯笼,各家乱转,回来的时候,口袋里装满了好吃的。现在却成了没完没了的请客吃饭,各种交际应酬,真正陪家人的时间反倒少了。 王忠(37岁,南岸区人) 以前离年关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一大家人就开始张罗过年,走亲串友、贴春联、烹鱼宰鸡,忙得热火朝天,所有人对过年都是两个字:期待。现在却是“猫眼里看人,越看越远了”。 (以上调查数据由重庆康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整理分析) 记者曹阳于淋网络编辑:李平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