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记》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收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08:54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血溅长江滚滚大海激怒涛”、“无数父老饥寒白骨露荒郊”,一句句激扬的文字,配上一把涤荡硝烟战火的鬼头大刀。这幅《大刀记》出自80岁的老人谢悟一之手,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之邀,不久,他就要将这幅字画送到该纪念馆收藏。

  这位被人称为“合肥隐士”的老人精通医、书、诗、画。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区,他只有三间低矮的瓦房,阴暗潮湿,但房中淡淡的霉味中夹杂着墨香和中药的香味,谢悟一老人深爱祖国的河山,他花了数十年时间,为黄山72峰作了108首诗,还作了“百猴图”。

  七口人死在日军炮火下

  谢老1928年出生于合肥肥东一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叔叔谢石堵是民国时期小有名气的画家,尤精山水工笔画。战乱年代,逃不掉颠沛流离。“日本兵毁了我们一家。”谢老告诉记者,1943年,日军轰炸肥东石塘桥,三婶、五婶等一家共七口人丧命。

  “杀亲之痛,一辈子都忘不了!”几年前,谢老就已作好了《大刀记》,收藏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与纪念馆负责人讨论后,决定对里面的个别字词稍作修改。2005年,谢老再次作成《大刀记》,与纪念馆商量后,他决定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亲自送到南京。

  《大刀记》6尺宣纸,题诗采用古隶字体,诗下方,一柄大刀寒光凛然,尾系红巾;大刀背后硝烟滚滚,隐约可见敌机飞窜。“日军毁了我一家,也让我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乡亲治病留在家乡

  谢老11岁才开始上学,但不久父亲被杀害。14岁时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读书,他参加了新四军。随后在战斗中受伤,因为养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也不敢到处打听部队的行踪,只好回到老家肥东长乐集,与母亲相依为命。

  常年与叔叔谢石堵的相处,使谢悟一学了一手好画,工笔山水,惟妙惟肖。父亲是医生,从小就对他耳提面命:“家有万贯财产,不比采药救人。”这句话,让他自小就决定长大后学医。1957年,他只身到南京,拜师习中医。“在南京,我前后拜了六位老师。第一个还是一位道教教徒。”谢悟一老人至今对这位老师十分感激,正是那位老师教授给他高超的针灸。

  牛刀小试后,谢悟一就在南京打开了名号,南京鼓楼医院要聘请他,谢悟一高兴得立即回老家肥东迁户口,当地政府领导知道后,极力挽留他。为给乡亲治病,谢悟一决定留在肥东的一家医院。即使1962年下放农村后,依旧有很多人慕名前去向他求医。

  给黄山美景作诗

  “活了80岁,我可以说自己一天的时间都没浪费。”医学之外,谢悟一老人还精通诗、书、画。因为学的是中医,为了配药,几十年来,他经常去各大山脉采药,去得最多的是黄山。看遍了山峰、美景,他为祖国壮美河山折服,“呼后弦音飞,卧此醉一回。三叠泉对酌,池污不洗杯。”这是老人为“醉石”写的诗,对“梦笔生花”,他也有另一番解释:“观楼试夫子,合掌不敢拿。”他前后共为黄山景色写了117首诗,装订成《我知黄山》、《黄山知我》两大册。更为黄山72峰写了108首诗,装订成《登峰造极》,200多首诗全用古隶和古篆字体写在宣纸上,每首诗的后面都用小楷附上各景点的相关典故。诗与书法相得益彰,堪称双绝。

  自喻梅树,甘心清贫

  谢老动作很敏捷,在他那拥挤潮湿的小瓦房里,记者采访时,他不时地爬上小阁楼掏他的宝贝:127首梅花诗的小诗集;穷济公诗图;富济公诗图;研究天干地支的自制罗盘等等,有些东西翻出来后,他说自己都忘了。

  老人经常登黄山还有一个原因是看猴子,掌握猴子的各种神态,这也成就了他的“百猴图”。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四幅布质条幅合在一起作成幅“百猴图”:一棵伞状大树,100只猴子或卧、或立、或挂、或跳,神态各异,动静相宜,俏皮可爱。

  老人从1962年下放至今,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凭一张“安徽省个体行医许可证”给找他的人看病,而且从不收钱,“中药大多是自己采的,而且找到这来的病人一般都已花掉很多医药费了,所以我不能再收他们的钱了。”

  一家唯一的生活来源是老伴每月800元的退休工资。尽管经历坎坷、生活困顿,80岁的谢悟一老人仍乐观豁达,虽没受过正规教育,但言谈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

  老人画出的国画梅花,不是常见的一枝半丫,而是梅花全图,有傲然的红梅、参差的枝丫、嶙峋的树干、遒劲的根部。“人的一生,就是一棵梅。”在127首“梅花诗”中,他的第一首诗是写给自己的:老梅树,怪古傲,瘦影寒香铁骨;无春早,万物痴笑我,我痴万物笑。(实习生闫淳纯记者汪漪王士龙文/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