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记忆-城市缩影:抖擞精神建设沿海强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10:44 燕赵都市报

  在历史的行进中,有一些事,或改变着城市,或影响着民众,它们是值得回望和记录的。

  在刚刚结束的秦皇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秦皇岛确立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措施,确立了率先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宏伟目标。

  王三堂同志强调,率先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体现了秦皇岛人积极进取奋力争先的气魄。面对机遇与挑战,在新的起点上,追求更高的目标是形势的迫切需要,是使命和责任的必然要求。只要众志成诚,合力攻坚,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本报记者:李中平、修竹整理)

  山海关古城保护与开发,600余年前古城“倩影”重现

  古老的城墙被绿地、花园、广场、湖水环绕,复建完的迎恩楼、服远楼附近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老人……经过又一年的古城保护开发,山海关的文物古迹焕发出古老的雄风,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去年年初,山海关便开始制定并实施了“999”工程,该工程预计总投资13.3亿元,分别为投资112350万元的9个招商引资项目;投资7570万元的9个续建项目;投资13203万元的9个文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经过一年有条不紊的保护与开发,目前迎恩楼完成复建,人民医院顺利迁建,长城博物馆完成二期扩陈,行政中心大楼启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完成拆迁,山海关2000多户居民搬出了低矮潮湿的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楼,文体广场、望洋广场、莲花湖公园广场等先后竣工并开放……现在置身于古城,不仅可以欣赏到由绿地、广场、湖水等组成的环古城景观带,而且还可一窥600余年前古城的部分“倩影”。

  (本报记者:贾俊秋)

  秦港年内有望实现“西港东迁”

  秦皇岛是个因海而美丽,因港而兴建的城市,已有109年历史的秦皇岛港是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去年底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大关。而由于处于城市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西部老港区占据了秦市中心城区海港区的4.5公里海岸线,令临海而居的市民只能望海兴叹。为了减轻港口对城市中心区的环境影响和交通压力,“还港于市、还海于民”,也给备受限制的港口发展注入新动力,去年秦皇岛港务集团“西港东迁”的谋划一提出,就得到了秦市市委市政府的认同。

  西港区将全部搬迁到煤五期以东至石河口的9公里海岸线上,原西港所占的4.5公里海岸线将全部让给渴望大海已久的港城市民,同时转变老港区所占的近400公顷港区面积功能,这项工作有望年内实现。

  “这不仅可以使港口的功能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煤尘污染问题,将港口溶于城市,还海于民、还海于城,建设人与自然、港城和谐的港口,让集团和全市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港务集团总经理邢录珍对“西港东迁”的实施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李淑丽)

  北戴河进京“推销”牵手CBD,一步行动,胜过一朝登顶

  2月1日下午2时,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论坛暨北戴河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点对点合作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小区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柔软的时光,优雅的慢生活……”,北戴河区委书记曹子玉对北戴河环境和双方合作前景的一系列精妙阐述,引发了与会的北京CBD高端人士和京城各大媒体的瞩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的区域经济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栋生认为,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引领沿海乃至全国发展的三架马车。首钢搬迁曹妃甸,推动了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构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突显了这一地区的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合作已经到上升国家的战略层面。

  但好事往往多磨,京津冀合作,它的复杂性、跟它重要性,跟它的难度是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以次区域的合作来推进大区域的合作就成为明智的选择,北戴河区和北京

  CBD的合作的重大的意义,正在于它为京津冀广义合作开了先河,踏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步行动,胜过一朝登顶。

  (本报记者:李延利、郭春雨)

  体育名城热情迎奥

  目前,秦皇岛作为北京奥运分赛区也进入了迎奥“倒计时”,主赛场奥体中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据秦市体育局副局长、秦皇岛赛区办常务副主任于慷介绍,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是全民动员,营造港城浓郁的奥运氛围,从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尚方面入手,提升秦皇岛的整体城市形象。同时搞好城市环境建设,包括车站、机场、酒店、医院等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以及奥运宣传、奥运知识普及教育、奥运志愿者选拔等系列活动,提高秦皇岛赛区办承办核心赛事的组织能力。希望市民也能积极参与,为2008奥运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李中平、修竹整理)

  秦房价涨幅领跑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联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9月至11月,秦皇岛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一路走高,分别排名全国第7、第8,第5、12月份更是以11.8%涨幅跃居全国第1位。

  房子是生活必需品,是百姓“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哪里有便宜房?何时我们才能买得起房?”在秦市这样一个月收入不高的城市里,面对飞涨的房价,买房已成了不少普通市民渴望不可及的梦想。

  为调控房价,秦市公布了2006-2010年住房建设规划,将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含廉租房)和中小户型住房的建设。

  日前秦市政府还出台了完善城镇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年内实施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建的海港区海阳经济适用住房(24万平方米)竣工后全面向本市无房户销售;落实“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的“两竞两限”政策,在不同地段搞好试点,逐步完善商品房限价销售措施,等等。

  但愿,今后秦市多些让老百姓买得起、住得起的房子,让普通市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本报记者:李淑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