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记忆-民生原态:我幸福,也让人因我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10:44 燕赵都市报

  时间是一页一页翻过的,有时候,这一页是一年。

  即将翻过旧的一页,并不是经历的每个瞬间都能有深刻的记忆,但仔细找找,确也有一些事情值得回过头来看看。

  2月8日下午4时,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现已74岁的地震截瘫患者杨捷民再次从床头拿起相册,拿出唐山抗震30周年当天———2006年7月28日下午4时10分,胡锦涛总书记到疗养院看望地震伤员时,与其亲切握手的瞬间影像,不住抚摸、端详,回忆那一刻、那一年、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与总书记握手的1分30秒瞬间。

  记忆锁定1分30秒

  据杨捷民回忆,胡总书记一直询问30年来地震截瘫伤员的生活情况,叮嘱伤员们一定好好养伤,爱护身体,有困难就与组织讲。事隔半年,胡总书记当时的音容笑貌依然印刻在杨捷民的心里。

  杨捷民夫妇俩在到截瘫疗养院休养之前,为供孩子读书,自力更生,靠残疾的身体和一双勤奋的双手,自学配钥匙养家糊口,把孩子们培养成才。

  “胡总书记听说了我的经历,下意识地紧紧握了一下我的手,我能感觉到他当时的激动。”杨捷民激动地说。

  胡总书记走后,杨捷民亲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精致的相框,把胡总书记与他亲切握手的瞬间合影永远塑封起来。“难忘的岁月,幸福的握手2006.7.2816:10”,在相框上,杨捷民写下了这些字迹,时刻因它而激动。

  多做事让别人因我而幸福

  胡总书记的慰问给予了杨捷民巨大的精神鼓舞,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我认为,作为残疾人就是自己好好活着,不给别人添麻烦。现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有生之年,我还能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什么?”杨捷民说,从那一刻开始,他做了很长的考虑,对人生了做了一个“为他人”的规划,“因为党和人民的关心,才有了我现在的幸福和健康。我幸福了,也要让别人因我而幸福!”

  现在,杨捷民每天起得都很早。天刚一亮,他就会摇着轮椅,将疗养院楼道里的灯一一关掉,为社会多节约一些电。每天听新闻广播,得知哪里受灾,他都会十分关心,今年他还特意拿出50元钱,捐给受灾的地区。

  “如果让我生活艰苦一点儿,可以让别人多幸福一点儿。我会尽心去做。”杨捷民很激动。

  今年,他得知唐山市慈善总会向社会广泛征集会徽,他也精心设计了一枚精美的会徽。今年74岁高龄的杨捷民是惟一一名地震残疾人征集者,他的设计理念形象直观、寓意深刻,被列为了重点候选对象。

  “慈善总会关注困难群体,给那些想帮助别人的好心人创造爱心传递途径,我很感动,也希望为这个组织做点儿贡献!”杨捷民说,“我是大地震的幸存者,更是现在幸福生活的最好见证者。”2月7日,杨捷民身在美国的儿子回国省亲了,2月8日,他的女儿女婿也特地从福建泉州赶回唐山。当晚,杨捷民一家人吃起了团圆饭。

  (本报记者:闫漪)

  我从来不是个专家

  赵英健是河北省惟一一名全国优秀模范导游员。2006年,她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解慈禧陵寝之谜,这个30多岁的女导游着实替咱唐山争了光。

  回顾2006,她感慨万千:

  我从来不是个专家,上《百家讲坛》前不是,现在也不是。研究清史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我只是有一个好机会,能够登上百家讲坛,把东陵的知识、很多的故事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仅此而已。

  2006年发生了很多事,不单是我获得模范导游员和上《百家讲坛》,还有好多别的事,至亲的奶奶去世让我很难过。获得全国优秀模范导游员和上《百家讲坛》也都是在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国家正好评模范导游员,省里推荐,能够评上模范导游员,自己也意外,想想也是对自己这么多年导游工作的认可。

  现在提到上《百家讲坛》,自己心情很复杂,有些恐慌,不想再接受媒体的采访。节目播出后,各方评价都很高,在别人眼里,我有了一些名气,有很多的鲜花和掌声,但我觉得我还是原来的我,一点也没有变。现在想,不管在百家讲坛讲得好不好,能宣传清东陵,我很高兴,希望让大家都清楚清东陵和慈禧陵的奢华。

  未来我没有想太多,只是想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希望更多人喜欢清东陵、关注清东陵。

  (本报记者:王英子整理)

  董红荣,您在家乡还好吗?

  整整一年了,我依稀记得去年2月16日的那个傍晚,天已经黑了,我只身前往去救助一个落难的老人。当我辗转找到她时,她正躺在启新立交桥下冰冷的水泥板上呻吟,周边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这个老人头部和全身盖着棉被,加上桥下漆黑一片,我无法看到老人的脸,但从棉被上散发的味道,我能够断定这个老人已经成了街边的乞讨者。

  知道有人来,老人颤颤巍巍地打开一个小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我看见一个黑色的木匣子,定睛一看竟是个骨灰盒。附近商贩告诉我,老人的傻儿子怕母亲捱不过这个冬日捡来预备着的。我拨通了110、120电话。警车、急救车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被送到了开滦医院。开滦医院医护人员耐心地解开老人里三层外三层仍残留着方便面渣的衣服,给她做各种检查。老人略显痴呆的儿子在一旁傻傻地笑,也许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妈妈不会冻死在路边了吧。第二天,记者再次看望董红荣老人,她看上去精神不少,从她的口中,记者了解到她家境贫寒徒步投亲的故事。

  报道刊出后,唐山人开始为老人捐款捐物,老人家乡的媒体也纷纷致电本报要两地联动救助落难的董红荣老人。

  “闺女,我可想你了。”在开滦医院救治期间,每次去看望董红荣老人,她都会对我这样说。事隔一年,我找不到用什么方法联系董红荣老人,但仍想问候一声,“您在家乡还好吗?”

  (本报记者:齐雪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