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个文明建设与“四位一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9日10:01 解放日报
两个文明建设与“四位一体”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面发展”。尽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使“经济发展”单兵突进,但是,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念从一开始就主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势的人才。” 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也要致力于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既要强调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这一全面发展的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如何协调”等问题的关切。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邓小平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三大所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富强、民主、文明”,这就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要求的全面的奋斗目标,此后,十六大报告又详细论述了这一重要思想。 如何在人口的既定结构和发展趋势、资源的既定总量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等情况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如何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检验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思想是否科学的准绳。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不可能重新走传统工业化和资本化的老路,因为传统工业化蕴含的工业主义逻辑,是以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流失和恶化为代价的畸形发展,而以单一的GDP增长为取向,必然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甚至社会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其所体现的对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资本化的扬弃,不仅是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基础上强调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共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对传统发展战略的反思与超越。 “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提出了“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与文化,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江泽民同志认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这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意义,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存,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矛盾和问题的真正解决,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把人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摆在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位置上,始终坚持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必须让人民来共享和分享。 此外,对于发展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住“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自己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进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并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们相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观上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的发展理念、模式与道路,中国的经验和方法,将向世界再一次展现这个古老、智慧的文明古国的新风采。 (方松华执笔)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