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上海家庭新春新风:“压岁言”代替压岁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9日16:17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2月19日电 (高路 肖昳) 农历大年初一,郑菲菲一觉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抹红色——一个折叠着的红包。打开一看,是一张写满字的红纸:“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勉之。”苍劲有力的书法,菲菲看出是爷爷的字。她激动地说:“前几天就跟家人说,今年我不要压岁钱了,你们送几句祝福就好了。没想到,爷爷还真的写了。”

  新春的上海,一种“不讨压岁钱,只要压岁言”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大学一年级的吴雪虹今年是第一次以大学生身份给爷爷拜年。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的一句嘱咐:“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永远是最可靠的资本。”

  大学生徐泓得到的“压岁言”是:“生活中总有不公平,要勇敢接受。”他说,2006年自己在学业、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常常抱怨。看过“压岁言”,他豁然认识到,自己应当微笑、转身、向前看。

  一些年轻人表示,压岁钱只是物质,“压岁言”却蕴涵精神、文化和温情。在

传统文化里,压岁钱是长辈祝福晚辈的一种寄托,而长辈们在“压岁言”里真实、朴实的人生提示,才是对压岁钱本来意义的回归。

  “无论每天快乐抑或悲伤,收获抑或失去,都不要忘记为自己留出一段孤独寂静的时刻让心静下来,好好思考。当生活被繁杂所充斥时,爸爸希望你因为有自己的思考而变得更加成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专业的朱婧婧读着父亲写给她的话,用力地点点头。

  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以往的春节,红包越来越厚,文化含量却越来越低,温情与感动则越来越少。如今出现的“压岁言”新风潮,为亲情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含量,增添了“温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