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北京的“年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22:44 竞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念叨着,怎么这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念叨这些的,都是有了一定岁数的人。春节在过去的小孩子心中,是大人的忙碌、小孩子的热闹、全家的团聚、生活水平的瞬间提高以及那红彤彤的压岁钱、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的吉利话;而现在的小孩子,恐怕只是期盼着今年的压岁钱多些再多些。

  为什么没有年味儿了?老北京民俗专家翟鸿起老先生说:“现在都‘度日如年’了,每天的日子都跟以前过年似的,怎么能有年味儿呢?”老爷子的意思大家明白,现在的生活好了,过年吃的跟平常吃的没什么区别了,这是没有年味儿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于一些民俗规矩、一些禁忌的忽略。

  以前,一进腊八满北京就开始弥漫起“年味儿”来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老太太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为了辞旧迎新,不论从吃穿用还是言语方面,都毕恭毕敬地遵循着几百年留传下来的各种规矩,虔诚地迎接一年吉祥的到来。这些民俗习惯,在当时的孩子们眼里,或迷惑,或拘束,或欣喜。这些感觉捆在一起,就是浓浓的“年味儿”。今儿个,咱就把这些老礼儿的来历再捋捋,重温一下这“年”到底是个啥滋味。

  追根溯源 “年”———原本是个

怪兽

  几乎人人都听过年兽的故事:古时候,“年”原本是一个头长着触角,异常凶猛的怪兽,每到除夕就来到人间,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为了驱赶年兽,所以才在除夕之夜放鞭炮、贴红对联,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每年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辞旧迎新 “福”字一定倒着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更多的是人们将“福”字倒着贴,取一个“福到了”的意思。

  其实这“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跟大脚马皇后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大年三十 磕头给压岁钱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这是说过年当中的重头戏,孩子们最期盼的一刻:拜年收压岁钱。

  压岁钱是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据说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因“岁”“祟”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更岁交子” 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或者来年会有好福气。

  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正月初一 “ 扫帚生日”不扫地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还不能扫地,不管除夕晚上,地上有多少花生皮、瓜子壳,也不能扫,据说会把家里的财气扫走,为什么呢?

  据说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个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旧时民间以进入正月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的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正月初二:祭财神

  老北京过年,有春节子夜开财门起,送财神,到了正月初二又祭财神的习俗。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这些财神中,范蠡、比干被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则是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的。而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

  但是,据说财神爷都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叫花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花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可乞丐心中想得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花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花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花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正月十五:猜灯谜

  元宵节,又叫灯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吃元宵看花观灯。而且过了元宵节才会觉得,这个春节的节日才是真正地过去了。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来自汉朝。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元宵,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据资料记载,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汉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说印度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就逐渐形成了。

  北京人也喜欢观灯,灯市口就是当年朱元璋皇帝观灯的地方。一些文人雅士还在灯上写上

谜语,这成了老北京的又一种民俗,灯谜。

  文/本报记者 高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