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书包重家长呼吁减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02:00 重庆晨报

  全市中小学昨日开学报到,记者调查发现学生教材多课外补习压力大

  本报讯(记者黄晔林祺实习生方毅)昨天,是全市中小学开学报到的日子,新学期市教委下发紧急通知为学生减负。而记者对渝中、南岸、沙坪坝、九龙坡区多所中小学的学生调查发现,他们的书包负担都不轻,一些家长呼吁为孩子的书包“减减负”。此外,不少小学生已经报了两三个辅导班,有些补习班甚至直接开到了学校内招生。

  一年级教材3斤重

  上午10点半,九龙坡区某小学一年级二班学生小阳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从教学楼里慢慢走出。昨天,小阳共领到8本书。

  一旁的外婆将长短不一的书放进小阳的大书包里,她心疼地说,“想帮娃儿背哈书包,但是娃儿犟,还说‘老师说过了,不能让婆婆爷爷帮我背书包’。”

  记者上前提了一下小阳的书包,仅教材估计就有两三斤,这还不包括孩子的学习用具、作业本、参考书等。小阳的外婆说,小阳读书不足一年,这已是第三个书包了,“只有这个又宽又长的书包才能把书都装下,什么时候才能减轻孩子的书包啊?”小阳的外婆说。

  领到“无用”课本

  “有些新教材一学期都没用上。”昨日,南岸区某小学五年级小清抱着一大堆新课本,无奈地说,从一年级到现在,每年都有几本教材新崭崭地放在家中。

  “就像《法制教育》和《写字》,老师在讲台上说的内容都不是书上的,带书也没用。”小清说。

  四年级的小迪也表示遇到过“课本没用”的事,“虽然课程表上安排了写字课,但数学老师、语文老师经常占去上自己的课或者是随堂测验。”她说,虽然这些课不经常上,但是课本还是年年照发的。

  高中生辅导书如山

  育才中学高二的刘某成绩平平,上学期期末考试,排在班上15名。着急的妈妈在昨天陪他去书城买了8本参考书和练习题。

  “这些书目都是科任老师开给家长的。”刘某无奈地说,以前买参考书都是孩子自己挑,后来想买参考书的家长多了,家长们面对书店里大量的参考书又无从下手,就发短信打电话给老师“求助”。某些老师在每学期开学前,还列出优秀辅导书名单,发给家长们做参考。

  “那8本书中,最厚的一本有500多页,像本大字典。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刘某说,对班上大多数同学而言,每晚11点钟前上床睡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而昨天上午,记者在重庆书城三四楼也看到,收银台前分4列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环顾整个书城,最热闹的莫过于小学教辅区。

  一人报几个补习班

  开学了,遍布全市的各类辅导班也开始行动起来,想尽各种方法招揽生源。除了学校周围铺天盖地的小广告,一些补习机构还直接冲入学校班级,现场招生报名。

  在渝中区某小学读三年级的小宇说,前两天,父母已经分别帮忙报了作文和英语两个补习班。“这个周末就要开始上课了。”虽然很懂事地称“喜欢读书上课”,但小宇还是嘟囔着表示,“要是不占玩的时间就好了。”

  沙坪坝区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告诉记者,在学校领完书后,一个补习机构竟然直接窜到班上打起了广告,召集自愿报名的同学开始新一学期的补课。“班里的同学比较反感,但父母都比较感兴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