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在关键时候提出粮食恢复性生产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0:44 CCTV《新闻会客厅》

  董 倩:但是我们看,从1998年开始,连续五年中国出现了粮食的减产,一直到2003年这个局面才得到遏制,而且有这样一个数字是从1996年开始到2004年我们国家的可耕土地面积从19.5亿亩到了2004年的18.3亿亩,大规模的这种耕地的减少,未来人口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土地会越来越珍惜,对于你们科学家来说,是不是就必须要求在单产上做文章?

  李振声:那当然,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这是一个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所以现在土地也制定了一些不能随便乱占用耕地,占了耕地,你要想办法要补偿,耕地要严格控制。另外,当然要靠科技,靠投入。第二,工业要支援农业,要提高,要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第三个要依靠科技。

  董 倩:您作为一个跟小麦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的科学家,您做出预测,就是在未来,不敢预测长,就是未来五十年中国会出现粮食的问题吗?

  李振声:我估计从现在的15年看,今后我相信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我们国家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计划生育的政策,计划生育的政策还是产生了很大的效果的。我为什么说我很有信心,我不是随便瞎说的,布朗预测我们的人口的最高峰是16.6亿,可是现在我们科学家按照我们现在的这个计划生育率,人口增长率外推的话,我们的人口最高峰是15亿,他的估计就多了1.6亿,你想1.6亿人要吃多少粮食。

  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关键的时候提出了粮食需要实行恢复性生产的建议。

  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五年下滑的情况,从1998年的10245亿斤降到了2003的8613亿斤,五年的时间减少了1632亿斤;人均粮食从821斤下降到667斤,已经回到了80年代初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振声在人文论坛上提出建议,国家必须调整政策实现粮食恢复性生产。

  董 倩:您是在2004年的时候提出一个要恢复粮食生产时不我待这样的一篇演讲的吗?

  李振声:是的。

  董 倩:为什么当时在2004年的时候您要发表这样的一个讲演?

  李振声:我们国家的粮食最高产量是出现在1998年,1998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0245.9亿斤,那是我们的最高产量了,那个时候当然也出现了一点问题,还不知道你记得不记得,群众有卖粮难的问题,但是从这儿以后,国家就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然后粮食就逐年下降,一直到2003年的时候,大概减少到8613亿斤。

  董 倩:2003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触到警戒线了吗?

  李振声:已经是达到,那时候已经是相当低的程度了。

  董 倩:如果再这么下去,这个趋势会演变成一个什么?

  李振声:当时我就算了一下,看来已经到了低谷,不能再继续往下减了。

  董 倩:再减的后果会是什么?

  李振声:在1984年的时候,我们人均粮食达到八百斤,80年代初的时候是人均六百斤,从人均粮食来看,到了1993年的时候已经减到660斤,相当于20年前的人均粮食的水平,这个不能再少了,所以那个时候也是有一个机会。

  董 倩:那您的对策是什么,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李振声:人文论坛让我去讲一讲这个问题,所以我感到这个问题是当时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董 倩:您提出来应对的方法是什么?

  李振声:我算了一下,当然你做任何问题要分析一下五年连续减产的原因是什么,一共大概是减了1600多亿斤,算了一下,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大概减产占到70%,70%是由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30%由于单产的降低,单产因为群众不重视粮食生产,把化肥投入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造成减产。分析了这个原因之后,我觉得主要是政策性的问题,需要做政策调整,因为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你把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如果政策调整,你恢复回来得比较快,因为本来我们已经达到10245.9亿斤了,现在是一种把粮食扩大,增加粮食面积,使我们的生产恢复上去,是个恢复的问题,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的问题,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也看了一下历史上曾经有过,连续三年,每年增产五百多亿斤,所以当时提出了一个,如果我们进行调整,有可能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从这三年来看,还是恢复得不错的,中央采取了很多措施,农民的农业税完全免掉了,种子补贴,很多粮食补贴等等各种各样的补贴,所以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所以现在恢复得还是比较快的。当然我知道的数字,2006年已经达到9949亿斤,基本快恢复到一万亿斤。

  董 倩:我想跟您谈谈您对这个麦子的感情问题,我们说到小麦的时候您给我看了这么多小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历史,但另外一方面在我眼里,我觉得这就是麦子将来就会成为面粉,对于您来说,跟小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小麦在您眼里到底是什么,您对它是什么样的感情?

  李振声:我们中国人的粮食是南米北面,南边以大米为主,北边以面食为主,那你就要不断地去努力,为什么要做远缘杂交?大家还希望我们现在小麦的产量水平要不断地提高,袁隆平先生不是在做超级稻吗?我们小麦也在做这个超级麦。

  董 倩:现在我们老说

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也是又好又快,可能在您身上也是追求这样一个发展的目标,您看刚才您给我介绍,用几千年,将近一万年的时间,大自然选出了这样一种草和这样的一种麦结合成为给人类能够吃的小麦,结果您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找出来更好的这么一个草和小麦结合,把亩产增加了这么多,接下来您还会有什么样的构想?再缩短时间,还是说还有什么更远的构想?

  李振声:当然现在和我做的时候又不同了,因为现在不是基因工程已经慢慢进入到实用化,我们原来做的水平是个体的水平、细胞的水平,现在到基因的水平,我相信通过生物技术,通过基因工程和传统的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的产量肯定会一步一步还在不断地上升。品种单产是说明一个潜力,但你要全国产量使它提高的话,必须改善生产条件,改善栽培技术,这个生产的发展是品种的改良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交替上升的,就是说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会让六百斤,拿平均产量来说,六百斤增加到七百斤,七百斤增加到八百斤,那就够吃了。

  董 倩:您还准备继续在这个领域研究下去吗?

  李振声:那当然。

  董 倩:您今年已经76岁了。

  李振声:76岁,现在主要是培养学生,主要是希望学生们来做了,我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

  董 倩:得了奖就有奖金,这个奖金是五百万,您准备怎么处理这个奖金,是把这个奖跟您认为都应当得到这个奖的人分享还是说有什么其它的?

  李振声:我已经和单位的所长都说好了,这个奖得到以后,就捐给研究所。

  董 倩:您所在的研究所?

  李振声:对,作为一个研究生的助学基金,现在研究生里边还是有一些人困难,比较困难的,所以虽然钱数不多,我想对于一个困难的研究生来说可以助他一臂之力,让他更安心地去学习。

  董 倩:这五百万前都做这个用处吗?

  李振声:大概是这样,一部分是做研究用的,一部分原来是给个人的,这部分我就全部捐给研究所了。

  李振声:因为我想对我来说,国家给予的待遇已经是很高了,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愁用,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可是那些困难的学生,可能就是几百块钱、一千块钱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业,如果你把这个钱拿出来给学生,让他去安心学习,那不意义更大吗?

  董 倩:好,非常感谢李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