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产入宪奠定物权法基础鼓舞民营企业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3:59 新京报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第十三条

  虽事隔三年,但63岁的黄振沄手持宪法单行本,站在自家房前,对前来强制搬迁的人员说“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一幕,仍让不少人记忆深刻。

  他说,房子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祖产,是私有财产,但有关部门却是按“公房”的算法给他补偿。

  2004年4月1日上午,面对强制搬迁人员,黄振沄老人拿出一本刚刚发行的宪法单行本,其中一页被特意折起,蓝色圆珠笔画出一句“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他专门跑到书店买的刚刚修改过的一本宪法。

  这是“私产入宪”后,北京第一例公民用宪法修正案

维权的事件,也是当年最震动的新闻事件之一。不管事件本身怎样,老人用宪法维权的做法让学者们感慨不已。

  此前的18天,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一共有13项内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就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在此之前,“私产入宪”已在社会各界展开长期讨论。全国工商联从1998年“两会”开始,一共三次提出,要求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也在同时提交了相同的议案。

  此时,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有学者在媒体上提出,“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已经过时,不能把财产绝对化;而政府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有偿或征收私有财产。

  但支持的意见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只有在宪法中规定了私人财产的保护原则,才可能在民法、刑法中得到细化,才可能在相关的司法、行政执法中得到贯彻,最终澄清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

  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日益走进人们生活。

  而修宪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生产积极性,而城市拆迁户、被征地农民等弱势群体,也同样受益匪浅。

  据统计,2002年、2003年GDP增长率分别为8%和9.10%,而2004年则猛增至10.1%,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次。

  虽然,这不一定说是私产入宪拉动的必然结果,但学者们相信使私有财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加明确,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无疑给私营企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变得更大。

  “私产入宪”,由此成为中国推行经济改革以来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今年,全国人代会将审议物权法。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王晶说,正是当年“私产入宪”才奠定了物权法出台的基础。

  2004年人大政协大事记

  3月12日

  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获得通过

  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对政协委员的条件、权利、义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3月14日

  宪法修正案通过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4日下午经过投票表决,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表决票数是: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

  4月

  政协考察滨海新区整体发展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了“天津滨海新区整体发展与循环经济”专题考察团,先后两次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的报告。

  6月14日

  动物防疫法执法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赴上海、湖南、新疆等3地进行动物防疫法执法检查。

  6月23日

  人大常委会要求严查

审计风暴中问题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作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了8宗工程及征地案件、7宗金融大案,牵涉10多家中央政府部委局及国家级企业。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审计出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

  8月28日

  9部法律修改

  9部法律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一次性予以修改。这标志着我国立法进一步提速。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