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江南都市报2月28日全国两会前期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11:43 江南都市报

  把赣鄱心声带进北京城

   ●今起,本报启动关注全国“两会”大型策划

  ●提前解读我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

  ●新浪网站开辟专栏,刊登本报关注全国“两会”大型报道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来临,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把赣鄱心声带进京”全国“两会”前奏大型系列报道活动,提前解读带着4300万红土地百姓心声的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他们带去的都是经过广泛调研、关系到普通百姓切身利益并渴望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也是以关注都市冷暖、关心百姓甘苦为宗旨的本报最为关注的,本报为此特奉献此次新鲜热烈的新闻大餐。

  与此同时,在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还将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等关乎百姓利益方面的突出问题。此外,全球华人最大网站——新浪网将开辟专栏,刊登本报“两会”前奏大型系列报道。网报联动,共同将精彩的“两会”呈现给读者。

  新农村建设重在“修”人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李华栋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路面宽了,交通也顺畅了。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关键在人,我们不仅要修路,更要‘修’人,必须大力提高农民自身的本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华栋在全国“两会”来临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同时任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主委的李华栋称,去年,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专门成立调研小组,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普遍存在一种“空心村”现象,即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中年妇女。这种现象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更需要能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能人。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李华栋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办法。此次,他将向全国政协组委会递交一份沉甸甸的提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着重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系列措施。

  采访结束时,李华栋微笑地对记者说:“教育基础打好了,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环境比金钱更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豆罗

  “我将带着南昌人民的心声,带着南昌百姓的期盼,带着南昌丰收的喜悦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豆罗在其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李豆罗

幽默地称,此次进京,他没有带材料,只带了一张嘴巴,建议都放在脑中。

  对于南昌近几年的巨大变化,李豆罗如数家珍,用“五大变化”生动形象地反映南昌这几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首先,市民的精神面貌、知识见识等变化最为显著;其次,南昌城面积变大了,基础设施变实了,承载能力变强了;再次,南昌环境变好了。当然,南昌数字也变了,GDP总量超1000亿,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最后一个变化是南昌名声变了,不仅是全国卫生城,还被评为“现代动感都会城市”。

  在全国“两会”上,李豆罗准备就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发言。他说,中国土地、淡水、

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在他看来,环境比金钱更重要。当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须大力发展和完善有序竞争的创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及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李豆罗称,他特别拥护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说,过年回老家时,欣喜地发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此他还赋诗一首:“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城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家乡的绿水青山让他颇感欣慰。

  用社会教育正确引导问题少年

  ——全国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 黄晓浪

  一些青少年逃学、在网吧彻夜不归,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被称为“问题少年”的青少年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心病,甚至也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如何让这些“问题少年”回归正途,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南昌创世纪学校总校校长黄晓浪准备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提案。

  黄晓浪告诉记者,我国现有的教育机制分两大块,一是学校教育,一是

家庭教育,两者缺乏有机的结合。一旦家庭出现了问题,孩子心理受到伤害,学校教育就无法触及,而一旦学生在学校遇到挫折,产生厌学情绪,则家庭教育往往无法及时跟进。正是两者之间有社会教育的真空,出现盲区,造成问题少年增多。

  经过调研,黄晓浪发现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专门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这门职业,他们在大学里学习该门专业,毕业后被分到各个社区,了解所辖社区的家庭情况,是否存在问题,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了解情况后,和青少部联系,青少部会派专人对这些孩子进行相对应的跟踪服务,直至将他们引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来。

  黄晓浪认为,我国现有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教条化,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易被青少年接受。成立社会教育工作机制是个很值得借鉴的方式。黄晓浪建议我国引进这套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运用,同时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形成完整的社会网络。费用则由政府支出。(记者 郭宁 邹文彪 实习生 程杨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