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遇134年来最暖冬增温幅度高于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受到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为8.1℃,比30年常年气温要高出2.6℃,为1873年上海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最高冬季平均气温纪录。上海市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昨天表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已经有90%的确定性了,目前全球中高纬度变暖的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昨天发布的今冬全国气候评估报告也显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4℃,比常年同期(-4.3℃)偏高1.9℃,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二暖的冬天。

  上海增温幅度可能高于全球

  今冬气温“破纪录”,表明暖冬又重回上海。此前2年的冬季,虽时有偏暖的天气,但整季平均气温未达暖冬标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曾经连续10多年出现暖冬。此次在中断2年后,暖冬再次“光临”上海。

  据上海气候中心的专家说,从总体趋势来看,由于受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包括上海在内的华东地区有较为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向,平均增温幅度可能高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浙江、上海和江苏等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增温水平有所区别,表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叠加效应,一些大城市的热岛效应更是明显。

  华东地区的气象部门正在筹建一个联合研究平台,在整合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区域内典型的梅雨、台风等“气候事件”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确切关系,以此形成区域社会经济和重大工程等方面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应对机制。

  上海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说,包括变暖在内的区域气候变化对区域各领域的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天气偏暖使得部分地区冬季取暖的能耗压力有所减轻;不少绿叶类蔬菜的长势较好,市场供应充足,菜价下降。对于气候变化,应该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趋利避害”的办法。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国

  自1951年以来,我国最暖的冬天出现在1998-1999年。当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高达-2.3℃。而今年的冬天仅以0.1℃之差,位居历史“第二暖”。而一年前(2005-2006年)的那个冬天,我国平均气温仅较常年平均偏高0.5℃,刚刚达到“暖冬”标准。

  正如大家的感受,今年的暖,一开始就来得“开门见山”。去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就比常年同期偏高0.7℃。进入2007年,这股偏暖的趋势仿佛有了一种“惯性”,怎么也“刹不住”:今年1月和2月的全国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同期偏高1.4℃和3.5℃,趋暖的“加速度”十分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全国及19个省(区、市)区域的平均气温,均无一例外地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值。

  更有意思的是,刚刚过去的冬天在不同地域、不同省市之间一改过去冷暖不均的现象,转而表现得非常“团结”。除西南地区东部及青海大部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地区“暖”声一片。

  专家表示,对于这个冬天的暖,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难辞其咎。据了解,去年8月开始的新一轮“厄尔尼诺”一直持续至今,它的“出没”通常会给我国带来冬季偏暖的境遇。

  本报记者任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