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下软土厚达28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09:04 南方新闻网

  阳江海域约24米的碧波之下,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沉睡在一张“软床”上。这张海底软床由软土构成,厚度约28米。记者昨天了解到,受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委托,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通过两次勘察,摸清了南海I号海底地质环境特征。这些资料及南海I号古船本身的准确尺寸,将为打捞古沉船的钢沉井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向记者透露,打捞局有关专家已经根据勘察院的勘察报告对钢沉井进行重新设计。该沉井重达500吨,其高度将是南海I号船身高度的5倍,南海I号船底之下十米深的淤泥将与古沉船一起打捞上来,为沉船提供一个柔软的“底托”。

  二次勘察

  古船海底“软床”厚达28米

  2004年,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对南海I号古沉船岩土工程进行第一次勘察。今年1月底至2月初,该院又随“南天顺”号探摸船进行海上作业,对沉船周边的地质环境做进一步勘察。

  在第二次勘察中,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派出的工程师在船头、船尾布置钻孔进行钻探,最深达到海底50米深处,共获取17个样本。工程师利用薄壁取土器每隔三米取原状土样,送到实验室里进行分析。

  勘察结果显示:南海I号沉船周边的地质环境为软土层,以淤泥、淤泥质土为主,达到28米厚,再往下以砂层为主。工程师打了一个比方:南海I号好比睡在一张软床上。

  打捞设计

  水下布灯阵挖淤泥作底托

  广州打捞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软土层承受力低,在将沉井打捞出水的过程中,古沉船的船底很容易碰触到沉箱而被损坏。因此,沉井特别设计了14-16米的高度,这意味着船底之下10余米深的淤泥也将一同打捞上来。他解释说,船底约十米深的淤泥层将在沉井捞起的过程中担当一个柔软的保护“底托”,沉井四周分别会预留出2米左右的空间,以保证不会磕碰到船身。

  打捞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打捞队伍有可能会在海底布下“水下灯阵”,保证考古人员能在足够的光线下现场作业。“几排高强度的灯,会将这一区域全部照亮,就好比是夜间的足球场”。

  沉船原因

  触礁沉没可能性非常低

  勘察院专家黄希强总工程师说,土质较软是南海I号船身能完全陷入海底淤泥的主要原因,淤泥层还为南海I号提供较好的隔氧层,使得船身、船内文物经历800年海水的长期侵蚀而不腐坏。

  黄希强还表示,南海I号因触礁下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附近的海底并没有发现体积较大的石块,“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古船是因风浪或者失控等其他的原因导致的沉没”。有记者提问,会不会有巨大的石块正藏匿于南海I号古沉船之下?勘察院的专家解释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报记者许黎娜杨晓红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吴培锋

  (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