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一位山村医生的赤子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9:38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3月4日电 (记者 单纯刚) 今年54岁的郭光俊是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所的医生,他从医38年,治疗偏瘫病人1900余例。

  上世纪60年代,郭光俊还正在上高中。一天放学回家,他听说堂姐病了,疼得满地打滚儿。“医生给我堂姐打了一针就没事儿了,这事儿对我启发很大。”回忆当初学医的情形,郭光俊记忆犹新,他说一辈子都忘不了乡亲们失去孩子时痛哭的情形,他当时就发誓要当一名医生,为乡亲们治病。

  郭光俊高中毕业后开始学医,他用家里卖鸡蛋的钱买了《药性歌四百味白话解》《汤头歌》《频湖脉诀》等医学书籍开始自学。16岁时,郭光俊进了村卫生所,跟随当地著名中医郝世斋学习中医。

  1971年,郭光俊在洛阳学习中医5年,跟一位老中医学习。之后,他先后到北京、沈阳等地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达12年。“家里没有钱,我就白天拉架子车运货挣钱,晚上跑到学校听课。”学习结束后,有3家医院聘请他工作,但郭光俊还是回到了家乡梅村。

  回到家乡后,郭光俊开始创建梅村卫生所。他挑水担石,拉砖运土,和工匠们一起吃干粮、住工地。村卫生所整整建了4年,所里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化验室、心电图室、中西药房等,共有6名医护人员。

  对于退伍军人、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及贫困的病人,梅村卫生所不收住院费,打针和做心电图收半费。每年6次为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义诊。

  为了方便山里的乡亲看病,郭光俊和其他医生24小时值班,本村村民有病住院不收住院费,打针、做心电图收半费,每年受益人数达5500人次。此外,村卫生所每年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宣传、检查等任务。

  1998年3月的一天,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夜里12点时,五六个人用门板抬着一个病人来到梅村卫生所,病人是个23岁的姑娘,其母亲说晚饭后女儿感到下腹部像“肠子断了”一样剧痛,又恶心又呕吐。郭光俊检查后怀疑是宫外孕,建议去市医院手术。于是急忙给扎上吊针,因雪厚路滑,车无法通行,大家只好抬着担架步行,郭光俊带上抢救药品跟随护送。3个小时后终于将病人抬到市医院,经确诊是宫外孕,大夫说再晚来半个小时这姑娘就没命了。

  梅村有2341口人,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搞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村卫生所为每一位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2次免费体检。每逢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间,从疫苗、接种对象,到卡、册、登记表,郭光俊总是逐一核查,要求不漏一个免疫对象,数十年来,全村儿童五苗接种率达100%,未发现一例传染病人。另外每年两次对妇女病进行普查,围产期建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达100%。多年来,该村的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一直为零。

  更让村民们念叨的是,老郭每年都要6次为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义诊。大金店镇白村84岁郭生老人的老伴患病卧床不起已有11个年头了。老两口仅有的一个傻儿子又娶了个傻媳妇,傻媳妇又生了个聋哑儿。这个特殊家庭的成员经常患病,老郭把他家的医药费全包了,多年来,投入郭生一家的医药费就达万元。

  多年来,郭光俊喜欢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1986年至今,郭光俊撰写了《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等论文18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8篇,在医学界引起反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