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一位代表与她的济学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9:5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吴晶 刘泉龙)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电话接线员有些糊涂:每天接到不同人电话的“丁姨”到底有多少亲戚?其实,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丁晓莲资助过的200多个学生,从祖国各地打来的。 得知“丁妈妈”要来京参加两会,徐健这个春节都没有回家。1年前,他告别了“丁姨”开办的“济学院”,来北京上了一所半工半读的民办大学。 “没有‘丁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说。徐健和他的哥哥、姐姐都在“济学院”的帮助下读上大学。 1993年前后,连续四年的大旱把宁夏西海固地区再次推入极度贫困。在固原市国税局工作的丁晓莲不忍心看着读书有望的农村孩子离开校园,便把自己家的几间平房腾出来,免费让交不起房租的乡下学生住宿。丁晓莲不但没有收取学生们一分钱的房费,还按月替他们交纳水、电费。她经常为生病的学生求医问药,为断粮的学生买米送面,帮助学生洗补衣服被褥。每到节假日,她还带着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到乡下学生的家里了解情况…… 14年来,她家里先后住宿过近300名贫困学生,有的一住就是三四年。可她自己除了单位分配的一套房外,仍“一无所有”。 最艰难的日子,是大雨把为学生能够搭建的菜窖冲成大坑;最难过的时候,是雨水把学生放在床下的书本泡走了样。 “‘丁姨’心里犯难,就会拿出她的‘破脸盆’看。”--“济学院”的孩子,个个知道“丁姨”的宝贝儿。 这个1967年生产的脸盆,是丁晓莲当年上学时的班主任送给她的。“从上海来的夏老师看我家穷,连铺盖都没有,就把自己的毛毡和脸盆都给了我。” 这只搪瓷脸盆,从那时候起,就被丁晓莲当成了“传家宝”,被一个又一个来到“济学院”的孩子接替使用。夏老师对丁晓莲的爱护,也被丁晓莲继承下来,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贫困却志向远大的学生。 这个故事被媒体报道后,“济学院”引来了很多好心人的关注。山东一个下岗老工人从电视里看到“济学院”的烟囱没有弯度,害怕煤烟熏着孩子,于是画了图纸,寄来20元钱,嘱咐用这笔钱换一根烟囱。 就这样靠着好心人的帮助,“济学院”的土院子铺成了砖地,土墙砌成了砖墙,这里出去的一些孩子当上了医生、警察、教师,他们的孩子也开始管丁晓莲叫“丁奶奶”……可丁晓莲自己是2003年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到北京。 “丁姨,我要给你买个项链。”“丁姨,我想给你买个耳环。”这些孩子一来电话就想着如何孝敬“丁姨”。 丁晓莲却回答他们说:“我想成立基金会,你们若方便每月从工资里捐20元。” “慈善是个事业,我会一直干下去。” 丁晓莲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