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想找个城里人成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15:07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他们很想找个城里人成家(图)
版面新闻

  他们很想找个城里人成家

  艺高胆大“野心”更大!第二代农民工远不如上一代“安分守己”,敢于“炒老板”,敢于追求全新的生活

  本报记者 鲁钇山 冯小静

  第二代农民工调查②

  泡网吧、闪电结婚、开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在第二代农民工里,这样的新鲜事层出不穷。

  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更加自立、自信、自我,“野心”也更大。

  作为全国吸纳农民工最多的省份,广东是他们绕不过的一个改变命运的节点。他们把火热的目光投向南国这片沃土,都梦想在这里上演一出精彩的人生喜剧。

  懂技术敢“炒”老板

  “能在城里找个活干,不容易,要把活干好,不能让老板‘炒’了。”今年35岁的建筑工人刘长江的话,代表了第一代农民工对待工作的普遍心态。在他们眼中,“跳槽”是不安分的表现。

  年轻的农民工则不然,从河南跳到广东,从大漠跳到江南,在他们看来都是平常事。稍不合意或者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立即抬腿走人,没有一点犹豫。

  24岁的张海从河北到广东打工两年,换了4个城市、6家工厂。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我们和工厂是合同关系,做得不开心就走嘛。”

  他的弟弟张江说得更加直接:“以往,都是老板对我们挑肥拣瘦,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凭什么不能‘炒’他们?”

  “张海们”的做法,可难为了一些老板。

  今年春节前后,广州市白云区某玩具厂里12个工人5个请辞,大把的工作没人做,搞得老板黄平狼狈不堪,很多订单都无法按时完成。他私下里一了解,原来那5个人都到附近另一家工厂去了,那里的工钱比他这里每月多100块。

  因为“跳槽”频频,近80%的企业招不满工人;有工厂采取扣押第一个月工资的方式试图让工人留下来,结果一些农民工宁愿放弃这笔钱,也要离开。

  到底是什么促使第二代农民工如此热衷“跳槽”呢?广州市社科联主席李明华认为,这里有供求关系的原因,也有第二代农民工有手艺懂技术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已经不再把他们当作卖苦力的劳动力看待,而是当成了技术工人。从他们自身来看,第二代农民工思维灵活,眼界开阔,能对自己的劳动价值进行更清醒的判断,敢于为待遇同企业主“叫板”。

  挣钱很少寄回家

  存钱,给家里汇款,是第一代农民工工资最主要的两个流向。给家里汇钱多的人,往往会得到老乡和工友的推崇和羡慕。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各地农民在这一点上的价值观惊人的一致。

  而今,第二代农民工里,往家汇钱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共青团广东省委牵头组织的一次专题调查显示,七成左右的第二代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自己日常开销,很少拿回家。

  不给家里汇钱,自己应该攒下不少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新生代的农民工都在喊“钱不够用”,有的人甚至把每月赚的钱全部花光,成了“月光族”。

  对于“月光族”,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林平认为,主要是因为第二代农民工自身的三个特点———消费观念开始改变,与城里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日渐接近;大部分不需要负担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对未来有期待,认为即使现在把钱花了,将来还可以挣回来。

  在天河区某酒店当服务员的几位外地姑娘,都是这样的“月光族”。“每个月的钱要用来买衣服、零食、

护肤品,还要和朋友出去玩,哪里够用啊!”四川来的李娜心直口快。“我们一起打工的20多个姐妹,到月底发工资前至少有10个会‘断粮’,不过也没什么,互相拆借一下就过去了!”湖南来的刘丽丽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很明显,与上一辈比,他们少了一份责任。不过,或许正因如此,他们也才多了一份逍遥。

  远不如上一代吃苦耐劳

  自1984年农民工正式进城算起,其后的20余年间,第一代农民工给城里人留下了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善良纯朴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让城市人对他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近年,这种印象有所改变。本报对广州餐饮、服务、建筑等行业的80多个企业负责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企业负责人认为,现在的农民工远不如上一代吃苦耐劳。不少市民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第二代农民工中,多了一些娇气。”

  对娇气的产生,广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建社认为:“第二代农民工一般都有初中、高中、中专、技校等学历,文化程度上比第一代要高一些,但这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品尝过农民的艰辛,对城市工作生活有很高的期望,从来没想过还要吃苦。实际上他们也吃不了苦。”

  天河区某饭店经理黄开对谢教授的说法深表认同。去年1年中,他前前后后招聘了8个服务员,结果一个也没留下来。“客人稍微说深一点就跟人家吵架,活稍微脏一点就满嘴牢骚,不停地给自己的男女朋友发短信,也不管是什么时候……”“现在,第9个已经上岗了,也不知道会干得怎么样?”

  恋爱目标是城里人

  一个在家种田,一个在外打工,这种牛郎织女式的婚姻,勾画出了第一代中国农民工的生活群像。

  如今,哼着流行歌曲长大的新一代,早已不甘于此。他们带着浪漫的幻想,在都市谈起了恋爱,还把目标指向了城里人。从吉林到广州打工的张娜,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张娜来广州已经5年了。两年前,她在网络上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土生土长的广州番禺人路鸣。此后,两人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恋。今年春节,路鸣带张娜去看望未来的公公婆婆,两位老人都很满意,还嘱咐他们尽快结婚。现在,张娜又帮和自己一起打工的姐妹王玲在番禺找到了婆家……

  像张娜王玲这样的新新打工族,在如今的都市里并不少见。走进各大中城市的网吧,你会发现在聊天的打工仔打工妹到处都是。稍一打听,其中没有“网恋”经历的,少之又少。他们网恋的首选对象,往往是城里人。“网吧里都是外地人,外地人都在谈恋爱”,深圳某网吧的老板李平治如是说。

  本报对广州1000多名第二代农民工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80%的农民工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更希望和城里人结婚。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成广州人允许自己的子女与农民工“拍拖”。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劝农民工们冷静一些:“不管怎么说,第二代农民工多数还是在农村里长大的,跟城里人结婚之后,因为双方的背景、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很多现实的问题。农民工和农民工、尤其是家离得比较近的农民工结合,可能会更好一些。毕竟,能留在城里的农民工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要回到家乡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