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会花絮:我为人大代表斟开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8:06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杜萌 一支红色铅笔、一支黑色铅笔、一个文件板夹齐整地摆放在洁净的会议桌上。 3日下午3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省代表团召开全团预备会。 当全团人大代表脚踏乳白色的厚厚地毯,鱼贯而入地走进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大楼六层会议厅时,如此庄严瑰丽的会议大厅让大家眼前一亮:迎面一幅长7米、高5米的万里长城的壁毯,色彩丰富、视野壮阔;壁毯两侧各置两盆一人多高的绿色植物;带暗褐色纹路的抛光大理石墙壁,在64盏白炽灯和50盏橙黄色射灯的交辉下分外明亮,大红横幅写着“十届五次人大会议湖南省代表团”。 4位青年男女服务员提着暖瓶,戴着白色手套依次给就座的代表们斟开水。 记者会前从服务员那里得知,于去年竣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大楼,今年首次接待 人大代表。这间大会议厅有400多平米,自完成所有内部装修后,至今还没有使用过。按原设计,这是专门用于领导会见的场地,此次作为湖南代表团的主会场,他们总共动用40多个服务员搬走了原置的实木沙发,搬来了实木会议桌,劳碌了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一位女服务员告诉记者,开水斟至八分满,不能让开水溢出水杯,更不允许发出大的声响。领班贾燕宾告诉记者,所有服务细节都有严格要求,比如为代表们沏茶斟开水,用哪几个手指配合拿放杯盖有要求。另外管理人员对服务员的行走、站姿、询问也有细致的规范要求。 记者看到会议桌的开放式抽屉较深,伸臂用指尖抹了一下最里端的缝隙,看看有没有灰迹,结果是洁净无尘。看来,为做好对代表的服务工作,职工之家的服务人员尽职尽责地付出了应有的努力。 本报北京3月4日讯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