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花絮:全国人大代表游览京郊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8:09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陈晶晶

  云开雾散,飘飘扬扬的大雪渐渐停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前的最后一个下午,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坐上了和会场方向相反的大巴车。

  “利用会前最后一个空余时间,应邀到京郊农村看看。”这是上午8点23分,叶青在自己的代表博客里的留言。

  “我就是看到你的留言跟来的,下午到农村去。”同样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周建元笑着跟叶青说。

  上了大巴车他俩才发现,河南的、山东的、江苏的、四川的、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都有人来了。12位全国人大代表放弃会前最后的休息时间,匆匆赶往80公里外的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惠南庄村,他们要在大会开幕之前亲自走访北京的新农村建设。

  大棚里的新天地

  “看,这上面好多香菇都快能收了。”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纪尽善站在培养蘑菇的大棚里,顾不上擦额头上的汗水,像小学生上植物课一样仔细地琢磨着结满蘑菇的培养根。

  纪尽善代表看的是惠南庄村一户普通人家的大棚,从村口穿过泥泞的田埂走了十几分钟才到这里。大棚主人姓王,王大妈说,去年五一节才花了3万元请人建了大棚,国庆节后就开始见效益,到现在刚好香菇卖了三万多元,不到一年收回成本。

  “我们村过去就没种过大棚蔬菜,更别提蘑菇了,也就是一年两季小麦和玉米,一亩地一年才千元收入,”惠南庄村支部书记王华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我们村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从去年开始培植大棚蔬菜,现在全村已经建起来70多个大棚了。”

  他介绍说,惠南庄村除了土地没有什么别的资源,但土质好、水质好、空气质量也好,大棚里种蔬菜也都是挖地沟上无机肥料,将来还想注册个品牌,让蔬菜的价格卖上来。

  王华的这个计划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赞同,周建元代表还提醒说,不仅要申请品牌注册

商标,最好一步到位再申报个“无公害食品”,让惠南庄的蔬菜卖出更合理的价格来。

  小块土地怎么连成片

  不过大棚好是好,也有让王华苦恼的事儿,来了这么多全国人大代表他赶紧“送”上疑惑。

  像王大妈家这样,本身刚好分有一亩半左右的地,建一个宽约8米、长约80米的标准大棚也刚合适。可是村里还有一些人家的地却很零碎,建大棚还得两三户人家把地合起来才行,结果两三家人不一定观念一致,很容易不欢而散,大棚自然也就建不起来了。

  “国家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明确规定,土地30年不变。我们集体也没权力硬要人家联合起来,不知道该怎么把零散的土地经营起来。”王华问。

  来自江苏的刘兆勤代表在当地多年主管农村工作,他回答王华说,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也确实已有不适应发展现状的问题。建设新农村要靠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规模化、高效率,零散的、分户的土地使用现状某种程度会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

  他建议说,建设新农村急需打破分散小户的局面,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集中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深度加工和加快土地流转方面的改革探索,应该成为重要的问题解决渠道。

  另一位来自江苏的郭小丁代表也对此问题颇有感触。他在调研中发现,由于30年不变的现有规定,不少农村出现“死人有土地、新生儿没土地”的现象,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在修改土地管理法律时考虑到解决这类矛盾。

  还要啥样的“菜把式”

  惠南庄村委会办公室里的大会议桌,大概是全村最“豪华”的一张桌子了。王华笑笑说:“这是给我们的‘菜把式’讲课用的。”

  惠南庄村离房山区区政府所在地还有30多公里,全村800户人家祖祖辈辈除了小麦、玉米就没种过其他的。现在学种蔬菜蘑菇,还得有人手把手地教,村里就从外面请了个种菜的老把式给大家讲课。

  周建元代表很关心“菜把式”的问题,她提醒惠南庄村说,现在各种大棚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成熟的农业技术与各地农民实际需求之间还有个对接的问题,所谓“老把式也有新问题”,建议村里一定要找到一个真正了解本村土壤、水质等情况的种植专家,给农民们把好方向。

  郭小丁代表则建议说,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不能光靠农民自己学,政府应当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体,发挥好劳动技能的培训职能,今后能不能把农业院校的学生定点安排到农村去做技术指导,给他们

公务员的待遇,让更多农业技术专业人才走到田间地头。

  本报北京3月4日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