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策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3:06 《决策》杂志
-秦尊文 2006年,孝感汉正服装城,随着一批厂房拔地而起,先期进驻的企业已开工生产。这里是为武汉汉正街6000多家服装企业外迁提供的基地。与此同时,国内最大的蛋品生产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将其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从孝感搬到了武汉;仙桃的丽花丝宝“定都”武汉,并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基地;孝感的三江航天集团也悄悄“迁都”武汉。 连续的大动作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动作的背后,是武汉城市圈寻求破解一体化难题的“双迁模式”。所谓“双迁模式”,就是周边城市将企业的总部或者销售、研究中心迁往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将企业的加工基地或者连锁店搬到周边城市。 “总部经济”的溢出效应 2003年以前,大部分武汉周边城市对武汉城市圈建设持消极态度。武汉周边城市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陆续将企业总部甚至工厂迁往武汉,导致这些中小城市对武汉很有意见,认为武汉是一个“黑洞”,把周边的人、财、物资源都吸走了。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汉某大型商业集团准备在黄石开设连锁店,当地商业企业职工甚至部分市民、干部极为反感,认为武汉人在抢黄石人的饭碗。 而同时,武汉市对城市圈建设也并非十分积极,主要是怕背“扶贫”、“输血”的担子,甚至是当“冤大头”。 双方的顾虑,不能说他们是完全站在本位主义角度上,因为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他们有这些想法是非常自然的。怎么样解决这种“两张皮”的问题呢? 2003年,武汉市洪山区政府提出建设“总部基地”的设想,之后总部经济迅速成为武汉市各区乃至武汉市重点发展的战略。应当说,洪山区委区政府领导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因为当时“总部经济”的概念提出来不久,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在着手建设总部基地。在武汉,也有一些外埠民营企业将总部迁入,尤以周边地区为甚。因为他们看中这里“高等要素”富集,仅地处洪山区的武汉东湖开发区就聚集着18所高校、56个省级以上科研院所、49名院士和20万科研人员,形成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中国光谷·当代国际总部基地”。 总部经济主要集约的是“两头”:研发和营销。武汉周边城市很多大企业都愿意将“两头”甚至是总部迁往武汉。据笔者当时调查,仅在湖北全省163家上市后备企业中,就有95%计划近年内将总部迁至武汉,而它们绝大部分打算仍将生产基地留在原地。 因此,所谓“总部经济”,就是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包括行政总部、研发总部和销售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可以看出,“总部经济”已隐含有“双迁”意义。 从自发到自觉 如果说武汉市总部经济的出发点主要是想让外埠总部迁入,那么武汉周边城市则无意识的开始在吸收武汉企业迁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鄂州葛店开发区,其入驻企业3/4来自武汉,特别是一些加工型企业,销售中心在武汉,生产中心逐步转移到了葛店,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从产业角度观察,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过程。正是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了城市群紧密层的形成和扩展。现在的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双迁模式”,正是城市群区域内产业集聚与扩散的生动体现,成为城市群构建紧密层有效形式和继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湖北省2002年推出武汉城市圈战略以后,逐步认识到“双迁模式”是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推进城市圈建设的突破口。武汉周边城市一些大企业有意识地将总部或销售总部、研发中心迁往武汉,使汉阳沌口地区成为制造业总部基地,武昌东湖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基地。目前汉口原王家墩机场正开始改造为CBD,将成为城市圈金融、商贸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总部聚集区。同时,武汉市则有意识地将中心城区的老工业企业迁往远郊区和周边城市,决定在2007年前向周边转移总投资达552亿元的107个骨干项目,而市内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则一开始就把生产基地布置到了周边地区,这样就在远郊区和周边城市形成了一些分厂基地。 那么,“双迁模式”在武汉融城中发挥了什么样效应呢?从产业的角度看,武汉市现设有“500强总部区”、“中国光谷·当代国际总部基地”等。武汉周边城市的一些大企业如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纷纷将行政总部迁往武汉,而将研发或销售总部迁往武汉则更多。其中最为踊跃的是民营资本,联乐集团在武汉附近的嘉鱼县发展起来后,将总部迁至了武汉市区。据初步统计,周边8市迁往武汉的总部有近50家。其动因是,总部设在武汉,能够更方便地获取科技、信息、人才、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更有利地开拓市场。另外,总部本身在汉的企业则通过在城市圈内的整合,实力迅速扩张。如“武烟”集团2003年至2005年完成对武汉城市圈和全省所有烟厂的兼并,生产规模迅速扩张至年产200万箱,进入全国行业前列。 “双迁模式”是一种互动模式,既有总部向武汉的迁移和聚集,也有生产基地向周边8市的迁移和扩散。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武汉众多民营老板投资汉川马口镇办分厂或者将企业迁来此地,形成了电缆光纤制造的产业聚集;如总部在汉口的卓尔集团到嘉鱼县纺织工业园投资1亿元,与当地原有纺织企业形成纺、印、染一条龙,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这个纺织工业园还有其他企业办的分厂,形成了典型的“分厂经济”。 远景可期 毫无疑问,“双迁模式”这种互动双赢的融城模式,正在促进武汉与周边城市垂直分工,避免和减少水平竞争而带来的过度竞争,进而优化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加快武汉城市圈紧密层的形成和巩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洪山和葛店,更是实现了产业、交通、环保、城建等多方位的一体化。在产业一体化方面,洪山向葛店扩散产业,葛店承接洪山的产业扩散和转移。目前已有多家洪山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在葛店开发区办有生产基地。如总部在东湖的省医科院在葛店办有科益药业,春天集团下属的人福科技也办在葛店开发区,在全国同行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14位的湖北省化学研究院也在葛店开办了企业。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目前正在建设“双谷(中国光谷———中国药谷)大道”。该大道全长17公里,其中武汉市洪山区境内14公里、鄂州境内3公里,从洪山区雄楚大街向东经东湖开发区延伸至葛店开发区,按一级公路规划,二级公路建设。此路建成后,将比老武黄路“拉直”5-6公里,使两区的交通更加便捷。目前两市正各自负责境内的道路设计、施工工作,倒排工期,力争2006底年建成。 在环保一体化方面,葛店开发区兴建了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其设计处理能力为5万吨,为邻近的武汉洪山区企业预留了较大空间。目前,洪山区辖区内的东湖地区一些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已经搬迁至葛店开发区,既有利于东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葛店开发区的环境设施和其他基地设施发挥规模效益。 在城建一体化方面,也有重大举措。在“双谷大道”项目确定之后,“双谷”高新带就应运而生了。在“双谷大道”还未开工之际,省政府要求将20平方公里的“双谷”高新带作为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区,在2010年前布满相关产业和企业。如果说“双谷大道”是产业对接促进基础设施对接的产物,“双谷”高新带则是基础设施对接反促产业对接的新篇章。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对接之后,将共同促进两市的整体对接,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对接。 目前,武鄂两市共建的大葛店片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小城市的规模。随着“双谷大道”的兴建和“双谷”高新产业带的打造,必将进一步打破两市的行政区划分割,形成一个新的大葛店片区,有可能形成中等城市规模。当然,这个“城市”在国家各部门是不在编的———这也正是城市群建设所要达到的境界。-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所所长)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