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23:38 CCTV《焦点访谈》

  3月5日,CCTV《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良好开局 不负期望”节目,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张羽):

  关注两会,共议焦点,欢迎收看《焦点两会访谈》。今天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听取了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来回顾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解说:

  3月5日的北京,雪后初晴,平日难得一见的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也清晰可见。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2890名全国人民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上午九点,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解说:

  温家宝说,这些成就还表现在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4442亿元。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5亿美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

  温家宝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约两万字,分六个部分:2006年工作回顾、2007年工作总体部署、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在谈到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时,他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二,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七,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温家宝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温家宝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温家宝在部署2007年工作时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温家宝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九百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在谈到2007年经济发展时,温家宝强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谈到2007年社会事业发展时,温家宝指出,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主持人:

  大会开幕第一天,最引人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是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总理代表本届政府做工作报告,实际上是一份述职报告,是人民政府对于人民的一份述职报告。面对总理所作的报告,我想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去年本届政府为老百姓做了什么,第二个就是今年准备做什么。可以说,面对这份答卷,最有打分权利的就是百姓。我们来听一听百姓的议论。

  解说:

  2月的首都北京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中南海迎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12位基层代表走进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出席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南海。

  北京出租车司机 于凯:

  说实在的,刚一开始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我真是不相信,我以为跟我开玩笑呢。可是当我知道以后,心里头真的觉得特别特别激动。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陆军院长:

  这使我们感到无比精神振奋,深受鼓舞。体现了政府听实话、查实情、办实事、讲实效的务实作风。

  解说:

  1月30日至2月8日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五次这样的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农民工 樊书生:

  我们提到有一个清欠工资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养老保险问题,就是医疗了,一般在建筑行业中,常碰到一些事故问题,总理就告诉我报告当中有的就有,没有的他说会认真考虑。

  解说:

  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曾郑重做出承诺。

  2006年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解说:

  在去年这个时候,温家宝总理对2006年的全年工作曾做出全面部署,其中,关注民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最让普通百姓期待。一年过去了,这些目标实现情况如何?老百姓是否满意呢?记者对这些目标进行了梳理,并就2006年目标实现的情况进行了采访。

  最让农民期待的是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422亿元,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河北省正定县朱河村村民 王再林:

  农业税减免了,补助了一些钱,粮食价格逐步往上增了,收入大了。

  记者:

  能大多少?

  王再林:

  最少能大3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农民 孙武:

  从咱们中央出台的这些惠农政策,我们感觉到在咱们地方这块,基本上都给我们实现了。

  解说:

  解决农村和城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这样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要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中央财政将为此增加支出42亿元。

  卫生部新闻发布人 毛群安:

  在农村,我们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龙头,大力建设农村的基础卫生设施,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大约有四亿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城市,绝大多数的城镇都已经发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它的特点是经济、方便、快捷、贴近百姓。

  解说:

  对于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来说,2006年政府承诺的是“两免一补”,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去年一年,西部的孩子们的确感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惠。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孙霄兵:

  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361亿元,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免了学杂费,有5000多万学生受益。

  主持人: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2006年的目标是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去年这方面的工作推进也可圈可点。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 俞建良:

  2006年全国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共有1509万人纳入了农村低保对象的范围。累计五保补助的资金达到了41.6亿元。

  解说:

  通过对老百姓和相关部门的采访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2006年,政府工作关注民生,兑现承诺。

  主持人: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一份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应该是群众参与的报告,应该让群众愿意听、能听懂、能管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起草阶段已经广泛地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今天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已经开始审议这份报告,而政协委员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代表和委员们对这份报告的感受。

  主持人 敬一丹:

  雨雪之后的北京今天是阳光灿烂,代表和委员们对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大家注意到,一年前提出的和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人大代表 景春华: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个报告作得非常好,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

  人大代表 王荣:

  就是务实,在整个工作报告当中所涉及的内容和文字的一些叙述,应该讲都是非常实事求是。

  人大代表 周家贵:

  把老百姓想说的话,把老百姓想办的事,把我们农民、农民工想说的话、想办的事都写在了政府的工作报告。

  人大代表 王守彬:

  2006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从各项指标来看,应该说都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就。

  人大代表 李长顺:

  在总结工作的时候实事求是,既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成绩,又从七个方面讲了做的具体工作,特别在肯定成绩的时候,又深刻地分析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人大代表 楼忠福:

  今天我听了报告十分振奋和高兴,因为承诺都兑现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过程当中,当时承诺免除学杂费。现在用1870亿元,解决了5200万人的学杂费免除,和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生活费。

  人大代表 艳东:

  尤其是向农村,向贫困群体,向劳动就业等等这些薄弱环节方面的投资、投入的承诺,应该说兑现都非常好。

  主持人:

  部署2007,温总理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完成,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的实惠,将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更好、更快的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温总理报告中对2007年的国计民生做出了哪些安排。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解说:

  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2007年的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尤其对一些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再次做出承诺。“两免一补”政策从西部扩展到全国。

  孙霄兵:

  从今年起,要在全国农村全面地实行免除学杂费的政策。我们2006年是在中西部地区,2007年包括在东部地区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对于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还要进一步地改善,在普通的本科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当中建立国家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解说:

  对于人们关心的医疗卫生问题,将着眼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

  毛群安:

  2007年大家都共同期盼的就是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十几个部委共同研究探讨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这将成为社会公众和医疗卫生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在我们现有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在农村,今年将有80%的县市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解说:

  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俞建良:

  一个凡是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市区,要尽快地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凡是没有建立的,尽快地要建立起来,争取在年底前把低保资金发放到农村的每一个低保对象手中。

  解说:

  在总理的这份工作报告中,农民、农民工、城市低收入阶层都找到了与己相关的内容,教育、医疗、就业等关系民生的新目标,让老百姓充满了新的期待。

  主持人:

  新的目标让我们感到兴奋,但新的目标如何实现,新的任务如何完成,让我们听听代表和委员们的议论风生。

  敬一丹:

  明天就是惊蜇,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我们面对着新的一年种种工作安排,代表和委员都注意到,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矛盾并没有回避,而是提出了扎实的举措。

  人大代表 陈利丹:

  温总理的报告提出了新的目标,我们感觉到精神振奋,充满信心。特别是总理提出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政府的改革和自身建设,我感觉到非常地振奋人心。

  人大代表 孙远良:

  特别是把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集约用地等,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和手段,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

  人大代表 王雅安:

  2007年的总体工作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关注民生、关心民生的重点。

  人大代表 陈惠娟:

  一是比较全面,第二也是很务实。说全面,既有我们经济类的发展指标,也有生态环境类的要求,更有改善民生类的很高的要求。

  人大代表 郭华:

  今年无论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按照总理报告的要求,都要增加对于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农村为例,从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通电、通路,到解决农村孩子的上学难,农民的看病难,在这方方面面总理都讲得非常周到。

  人大代表 刘艳琼:

  今年农村已经全免学杂费上面加大了对大专、本科、职业学校助学基金的投入,加大助学贷款,这样就能让更多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大学,受到更好的教育。

  主持人: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报告当中充满感情地向全国人民承诺,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争取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相信,也充满热情地期待着本届政府再次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天的大会还印发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请代表们审查,这两个文件可以简称为一个是发展计划报告,一个是财政预算报告。说它们非常重要,因为一方面关乎到我们国家的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关乎到我们国家的财政计划和使用。我们来了解一下。

  解说: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2007年,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

  在梳理发展计划报告之前,我首先请大家看两个字板,一个是“又快又好”,另外一个是“又好又快”。说到发展经济,过去我们强调的是又快又好,现在我们更加注重是又好又快。看似只是一个字序的调整,实际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强调又快又好的时候,我们是把速度放在前面。而现在注重又好又快,是把质量和效益放在前面。我想掌握好了又好又快这把钥匙,来读懂计划发展报告就显得容易多了。我们来看看记者观察。

  解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和减少幅度这两个指标,因为有可能无法如期完成而备受关注。它们是“十一五”规划中八个约束性指标中的两个,2006年的预期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天提交给大会的发展报告可以看到,2006年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降低和减少幅度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增长1.2%和1.8%。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周大地研究员:

  这个正说明节能工作本身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并不是少数行业部门抓一抓技术改造就可以完成目标的。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 何炳光副司长:

  说起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

  解说: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耗能的重化业比重偏高,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偏低,所以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起来十分艰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要取得明显成效,就是要追求效益好、质量高、资源消费少、环境代价低的发展,这恰恰是注重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周大地:

  节能它是体现你是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和社会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所以它肯定不是很容易的。

  解说:

  发展计划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2007年要知难而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出更大的努力。要坚持以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节约用地为突破口和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面对这样的指标,代表和委员怎么看呢?来看议论风生。

  人大代表 张杰辉:

  按照报告的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要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我觉得8%这个目标和工作重点的确定,确实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人大代表 胡学凡:

  要在好中求快,否则的话,光求快,再兼顾好的话,很可能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人大代表 韩召善:

  这个提法就是标志本届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那么由过去的快好发展变成求质量、求速度。过去求速度,求质量,就是经济理念的变化,所以这个提法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人大代表 孙兆林:

  我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我认为应当在集约用地方面,首先要做节约用地这篇文章。企业要园区化,产业要集约化。

  人大代表 郭向东:

  节能降耗,我觉得非常重要。现在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最后要落到能源的竞争上去。所以,我们节约能源,对我们经济持续发展和以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人大代表 应代明:

  各级领导还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工夫,同时也要在利益机制的调节上也要有些调整,这样对于环境保护,企业的效益也好,地方的利益也好,都有些兼顾,这样环保会持续发展。

  解说:

  2006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了支农力度,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7年,要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更好地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

  主持人:

  翻阅预算报告,我们高兴地发现,国家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财政的“

蛋糕”越做越大,而且财政收入也预算超收。我这里有这样一组数字,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是39000多亿,比预算超收了3900多亿,其中,中央财政超收是2500多亿。财政收入为什么会超收?超收的这些钱怎么花呢?来看记者观察。

  解说:

  从2003年到2006年中央财政年均超收2040亿元,其中,去年超收2573亿元。去年超收收入多,除了像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这类政策性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形势好。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高培勇副所长:

  国民经济形势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之快,也就为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提供了可能。

  解说:

  超收是指年底实际的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收入的差额,去年这钱笔是怎么花的呢?它一部分用于清欠

出口退税和退耕还林等历史欠账,一部分用于增加对地方税收的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一部分用来增加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还有相当一部分用在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和居民生活最低保障这类关系民生的支出上,这样使用,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建设方向。

  

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

  公共财政的阳光要照到农村,同样要照到全国十三亿每一个人的身上。

  解说:

  在2006年超收收入安排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往年没有的新项目,那就是有580亿元被用来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报告强调基金的安排、使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报告说基金的安排,有利于增加财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高培勇:

  就如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今年的钱多了,暂时花不掉,或者今后还有更重要的项目等着去花钱,我们不妨先把今年的钱富余的部分留下来,等待着以后再去用。应当说它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主持人:

  近年来,超收的财政收入都有上千亿元,由于数额巨大,如何合理地用好这笔钱也是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内容,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人大代表 朱玉明:

  我感觉到今年预算草案安排得非常好,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向民生倾斜,向和谐社会倾斜。构建和谐社会,核心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今年在民生问题,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这方面补助就达到了2200多亿,比上年增加了将近400亿。

  人大代表 刘华国:

  中央加大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提出今年拿出3900多亿投入到农村,重点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这将会对9亿农民是一个巨大的好事。

  人大代表 陈智林:

  我觉得除了基本设施的投入以外,对于农民的文化设施的投入也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人大代表 梁晓声:

  连续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一般都在百分之八九到百分之十。可是我们今年中央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增长已经达到39%还要多,可能预计明年要达到40%左右。这应该说是1949年以来,我们国家对于教育投资最大的一个举动。

  人大代表 朱永新:

  国家对师范教育这块,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学校全部实施免费教育,我觉得这个对于吸引优秀青年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大代表 玛依努尔.尼亚孜:

  今天我看到政府的预算报告,卫生系统的投入要比去年增加了58个亿,这是非常巨大的数据,也说明我们国家在卫生事业方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人大代表 柯丽:

  从报告当中的这些具体数据和具体的任务,体现了中央政府实事求是、高效务实的这种精神。

  主持人:

  预算报告在谈到2007年工作指导原则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更好地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我们期待着2007年的财政支出能继续坚持公共性、公益性的本质,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更广阔的民生领域。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欢迎您打电话、发邮件,跟我们来探讨您对节目和“两会”问题的看法。明天我们的节目将为您报道李肇星部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