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是高考指挥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1:18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您认为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呢?

  朱清时:首先国家要投入,吸引各行业中优秀人才来当老师。我曾有亲身体会,很多老师离开学校,开公司或者去外企,因为挣钱比学校多很多。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才占GDP的2%多点,没有达到要求的4%。

  第二,一些高校自身也存在问题。很多高校受到行政干预,于是投领导所好,喜欢做表面的事情,搞形式主义,不干实事,造成了很多假象。其实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像修路修房那样马上有效果,而应该慢慢体现出来。学校办学要始终把追求卓越作为核心,其它放在次要,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追求短期效应。现在情况是其它东西显得很重要,追求卓越反而大家都不提了。

  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是高考指挥棒。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是空话。

  新安晚报:高考制度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您也曾提过很多建议。高考制度应该如何改革呢?

  朱清时: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是高考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教育变得很极端,素质教育根本没法进行。学生只关心高考的课程怎么得高分,而不理解这些功课的内容、实质,孩子的全面才能都被扼杀了。如果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是空话。

  我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改革高考制度。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进行自主招生,我就深感如果学生的平时各科成绩,如音乐、美术等,也作为一半录取标准的话,学生平时就会重视各门功课的。但目前这个想法无法操作,因为平时成绩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出题,没有可比性。

  我认为高考改革最可行的是高中三年的考试变成地区出题统一考试,这样使地区范围内的成绩有可比性。一旦这些平时成绩有可比性后,我们就可以在自主招生中采用,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各占一半,这样高考的指挥棒效应就越来越弱了。

  新安晚报:高中三年每学期一次统考,这样学生就从以前的1次高考变成现在的7次考试,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朱清时:不会的。既然分7次考试,平时考试就不用像高考那么紧张,还可以补考。如果在很短时间内考一次定生死,学生肯定压力巨大,而考7次压力会分散许多。而且,如果只考一次,误差会很大,有的人因为一次失利而抱憾终生,如果将其分解为7次,准确度就高多了。此外,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分解为高考和平时成绩,再把平时成绩分解成各门功课,1次改7次,其实也是要学生把各门课都学好,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少数名校,结果并不一定会使名校办得有多好,那就变成“无效施肥”了。

  新安晚报: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扩招使许多高校“负债运行”,教学质量下降。您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入真正的大众化教育了吗?

  朱清时:扩招让以前许多上不了大学的孩子圆了大学梦,这是好事。但也确实出现了你说的那些情况。至于说高等教育是否已完成这一转型,我不好直接评价,这问题最好让历史来作出回答。我要提醒的是,高等教育不能搞“大跃进”,应该脚踏实地办高校。

  新安晚报:前天有一位全国

人大代表表示要提建议,痛批以少数名校为代表的高校掠夺教育资源,严重违背教育公平。他说:“十五”期间,清华、北大、
复旦
、交大四所名校分别获得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投资18亿元,可巨大投入没有相应有价值的产出,在科学前沿领域原创性、基础性的重大创新方面以及为全人类贡献普适的价值和思想方面,众多名校作为甚少!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朱清时:这个问题我也不好回答。可以肯定地说,政府经费过于集中于几所所谓的名校,并不见得是好事。打个比方来说,如果给一亩田增施一次肥可以增产百分之五十,增施两次肥可以增产百分之六十,增施十次肥也顶多增产百分之六七十。办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如果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少数名校,结果并不一定会使名校办得有多好,那就变成“无效施肥”了。

  本报特派记者 胡佩 项磊 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2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