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3个考古爱好者意外找到写有铭文的窑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4:50 都市快报

  

嵊州3个考古爱好者意外找到写有铭文的窑具
昨天,嵊州读者朱刚在QQ上说:我跟两个朋友去上虞玩,发现了一个宝贝。它很可能揭开了考古界有关“足丁”窑具的命名悬疑。

  记者叶建良核实:朱刚自认为对陶瓷和烟标之类的东西,颇有研究。

  而了解越窑青瓷,是始于一本书稿——《上虞越窑青瓷的发展史》。“这本书是原上虞文管所老所长朱瑞钱写的,我是帮他做校对的。”朱刚说。

  这本书里提到一些窑址的情况。前几天,朱刚跟两个朋友去玩的上虞上浦甲仗村,书里就有记载。

  出于好奇,他们三个越窑青瓷的爱好者就跑去看窑址,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在一条乡间小路的土坑里,他们发现了两个窑具。看看样子,像是三足支丁,可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在朱刚看来,他见过上百块三足支丁中,只有这两块是有铭文的。

  回来后,朱刚向嵊州文管所了解到,三足支丁是烧造瓷器时用的支撑器物,考古界一直没有对三足支丁等窑具专门命名,一般是根据所带足的数量,而统称为“三足支丁”或“四足支丁”。

  朱刚辨认,在他捡到的三足支丁的背面,用隶书写着“羊角足”。

  是不是在古代,三足支丁,也有专门的名称呢?当时的越窑工匠,是不是因为三足支丁长得像羊角,而用“羊角足”命名呢。

  朱刚作了个大胆猜想。

  专家

  头一回看到带铭文的窑具

  “窑具上带有铭文的,目前还没有发现过。”昨天,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徐军,在看过朱刚提供的照片后推测,该窑具估计是用模具批量做出来的。

  “很多东西现在的名字,和以前的叫法不同,比如酒杯,三秦以前称‘爵’,到了汉朝就改称‘耳杯’了。”徐军说,朱刚等人的猜想是有可能的,这需要通过相关的文史资料来验证。仅看照片,还无法确认窑具上刻的就是“羊角足”3个字。

  徐军补充,器具上有铭文的,不一定代表是其名称,铭文可能是“金玉满堂”等吉祥语,子丑寅卯等纪年用的,器具的型号或个数,或是烧制者随手记的一个符号,用来区分与别人的烧制作品的(类似现在的商标),又或许它什么也不代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