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2007:又好又快发展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6:12 今日关注

  《今日关注》2007年3月5日播出节目《中国焦点2007:又好又快发展经济》,以下为节目内容。

  今天,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怎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稍后请看《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7: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王世林):

  关注2007中国两会,尽在中国焦点2007。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7”。今天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在这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那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怎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稍候我们会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演播室首先请到的是我们的上会记者任永蔚。永蔚,你好。

  任永蔚(

中央电视台记者、中文国际频道首席记者):

  世林,你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今天上午国际频道直播了开幕会的实况,我们是在演播室看电视,你是在现场采访,相信你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任永蔚:

  说到这个感受,其实今天我也是看电视。因为往年每次上两会,都会到二楼的记者席去听总理作报告。但是今天我没有上二楼,而是特意选择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中一个电视机前,静静地看了总理作报告的全过程。

  主持人:

  你也是在现场看电视?

  任永蔚:

  对。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想看看总理的表情。我想大多数在电视机前看总理作报告的观众可能都会注意到总理在作报告时,他谈到成绩的时候脸上并没有喜悦,谈到问题的时候面色凝重。而谈到一件件关乎民众事情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会紧促眉头,而且脸上的肌肉都是紧绷的,似乎用尽全身的气力在向民众宣誓,政府要做到的每一件事。而当他每每做出这些郑重的承诺之后,我们又会看到他会抬起头,眼睛望着前方,而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是那种坚毅的目光,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眼神似乎穿过了人民大会堂,落到了田间、地头、工厂、学校、社区、医院,那些都是他曾经走过地方。所以今天我们在看总理作报告,他中间的每一项承诺,其实就是当初他走过这些地方时,握着老百姓的手,了解到的一件件民众的疾苦,今天他给出了一个个答案。所以今天我在电视机前读的是总理的表情,而总理眼中其实是老百姓一张张的脸上的表情。因此可以看出,忧民之所忧,想民之所想,就是今天总理报告中字里行间所传递出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应该说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们在两会前,就开始做“有问题问总理”这样的一个活动,而且征集了大量网民的问题。其实不管大家关心的是大事小事,今天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似乎都找到一定的答案。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永蔚为我们带来现场的不同感受,谢谢你。观众朋友,这里是《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7”,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其他媒体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关注今天的焦点。

  (字幕显示)

  中新网:

  关注民生人为本 构建和谐推小康

  中央提出和谐社会理念,使解决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一年来,中国各省市发展理念明显变化,由过去的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向民生本位迅速转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和改善。反腐利剑也指向医卫、房地产、社保基金等民生领域的贪官。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

  报告对热点民生问题是如何回应的

  政府工作报告前所未有地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为此,除按计划在今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一重要措施之外,还将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和地方都将相应地增加支出;同时,还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国记者为何关注“两会”?

  《华盛顿邮报》:

  “两会”本身不是大新闻,但它是产生新闻的平台。

  俄罗斯塔斯社:

  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增大,关注中国也是关注我们自身。

  日本共同社:

  中国大事自然是国际大事,一场不落参加记者招待会。

  主持人:

  这里是“中国焦点2007”,欢迎您继续收看。

  在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后,专家们有什么样不同的看法呢?今天演播室特别邀请到两位专家,来为我们做进一步地解读。

  一位是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先生,您好陈所长。还有一位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常修泽教授,您好。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节目。首先问一下,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陈所长。

  陈淮(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总理报告中印象深的地方很多。

  主持人:

  太多了。

  陈淮:

  其中对我们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全面总结,以及对我们未来战略发展的这种顺畅安排,都是印象很深的。

  主持人:

  比较简练,您总结的。常教授。

  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

  有两点:一点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跟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民生问题统一;第二点就是关于当前的利益和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资源、环境、土地问题的关注,这么一个统一,这两点我印象比较深刻。

  主持人:

  刚才常教授提到了,在这次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经济要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这个“好”跟以前相比,是排在后面的,以前我们经常说经济要又快又好的发展,但这次提到了前面,怎么理解这个“好”?陈所长。

  陈淮:

  “又好又快”是我们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对我们过去,特别是最近三五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客观规律的一个新的认识。应该说“好”字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简单说,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以扩张经济规模为首要任务的这个阶段。

  大家可以理解,我们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首先是多打粮食、多炼钢、多造汽车、多发电,这个阶段过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需要全面协调发展。我理解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头,“好”其实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这个质量就包括运销平稳,发展过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要降低,对风险要有规避能力,产业和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要强,而且社会和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以及实现和自然界之间关系和谐相处。

  主持人:

  也就是说,可以用很多词来概括您刚才的含义,比如说平稳也好,或者高效也好。

  陈淮:

  但是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我们实际问题。

  主持人:

  都没有“好”字更能够概括所有这些词的含义。

  常教授,刚才我提出到了,以前我们是又快又好,这次是“又好又快”,发生了变化,您怎么来看这个变化?

  常修泽:

  因为前些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包括去年10.7%。现在突出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问题。您刚才问“好”的内涵,我觉得有四条:

  第一,经济结构合理,这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

  第二,应该投入,特别是资源的耗费应该减少;

  第三,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应该小,让老百姓能够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水环境;

  第四,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要高,要真正能够通过经济建设,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样我觉得才叫做好。

  主持人:

  这是两位专家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很多代表委员,他们对于怎么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记者(张舒扬):

  今天下午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内容感触更深?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到了湖南代表团的会议现场。

  解说:

  在发言中,好几位代表纷纷用实惠和实在来评价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位细心的代表还在报告文本上,记录了总理讲话过程中全场鼓掌的次数。他说,每一次掌声响起,他就在相应的文稿上打一个对勾。据他统计,总理两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全场一共鼓掌了31次。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长周强对总理的政府报告也感触破深。

  记者:

  今天上午总理政府报告中,给您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周强(全国人大代表):

  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报告,突出的印象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总理的报告通篇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关注民生。所以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解说:

  会后几位代表还兴致勃勃和我们聊起了今年经济发展的亮点。

  记者:

  那么今年政府报告中有一大亮点,就是温总理上午也提到了,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你们怎么样理解“又好又快”这四个字?

  张永中(全国人大代表):

  “又好又快”的发展应该是对人来说是和谐的发展。对自然环境来说,应该是友好的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

  刘晓英(全国人大代表):

  我认为就是我们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基层,快的方面追求的比较多,现在总理是第一次在报告里面提出来“又好又快”,深入到科学的发展观上面来。

  主持人:

  可以说,大家对“又好又快”的理解还是非常丰富的。一个“好”字的含义非常深刻。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使我们感觉到,关于200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他的部署里面,就是按“又好又快”这样一个原则来部署的,陈所长。

  陈淮:

  你刚才特别强调2007年,一年在经济领域里头,我们称之为短期。在这一年中,我们“好”字重点落实在四个方面,首先是节约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这个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果大家细读所有有关经济的部分都贯彻资源节约,改善环境,18亿亩耕地的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关于房地产调控里头,把资源节约放在第一位。我想这是我们关于“十一五”规划中资源节约的目标绝不放松,从头到位都在强调,这是2007年最尖锐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2007年经济运行中,要平稳、要调整结构,要提高核心竞争力,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而不是简单地我们从事这种低端的产业生产方面的领域。

  第三个,我印象很深刻,我们第一次提到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这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经济运行中把所有的存量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实现优化配制的问题。

  第四,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记者们不是一定很注意的地方,就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主持人:

  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陈淮:

  中国现在参与到国际市场中来,这个步伐是很快的。去年一个最引人注意的事件,就是我们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金。但是我们仅仅靠赚外国人的钱并不一定是在国际事物中、国际竞争中的强国地位。现在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是我们面向市场是多层次的,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强的,风险是有规避手段的。

  主持人:

  这是您又进一步的解释了“好”在2007年怎么样体现?常教授,我们注意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他说,节能减耗和污染减排这两个约束性的指标,2006年没有达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2007年这两个指标达到了,这个经济才算又好又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常修泽:

  应该说,这是两个很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因为现在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下达的指标只有三个:一个是能源的节能降耗问题;第二个就是污染减排;第三个是土地指标。刚才您说到节耗能源去年没有达到,我们2005年,每万元产值耗能标准煤是1.2吨。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来,到2010年要降到0.98吨。从1.2吨到0.98吨降20%,这是五年,平均每年降4%。但是2006年没有完成这个指标,只降了1.2%,这有差距。第二个就是减排问题,减排是咱们现在2005年排放二氧化硫是2500万多吨,要求到2010年前,压减掉百分制十一点几,平均每年要减百分之二点几。但是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非但没有减反而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比过去下降了。这一点比过去有进步,但是我们目标没有完成。因此这次,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对节能和减排非常重视,而且强调说,这一点绝不改变,一定要完成这两个重要指标。

  主持人:

  这就像刚才陈所长讲到的,还是一个节约资源的问题,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而且节约资源的问题是整个贯穿在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另外在今天的报告中,我们也注意到温总理在第一部分总结去年的工作中,也谈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2007年的部署中,我们注意到,总理又回答了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都有一些具体措施。同时我们老百姓和普通的观众,也有很多他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今年在我们整个的节目里面,我们设计了一个板块叫“我有问题问总理”,马上进入我们的这个环节。

  在两会开幕前半个月,我们联合几大媒体一起推出了这样个叫“我有问题问总理”,“中国焦点2007”的一个投票,这个征集活动十几天,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十几万张投票。总结一下,我们总结出了12大焦点问题,但是其中我们也注意到网友提出的很多问题,有很多已经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已经做了解答了,比如说“三农”问题。总理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先来听一下总理的同期声。

  (播放短片)

  温家宝总理: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

  主持人:

  陈所长,您觉得总理是不是已经把“三农”问题回答的很明确了?

  陈淮:

  应该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新的阶段,要说回答明确了,我们恐怕还有比较长的路走。

  主持人:

  当然总理回答的是比较概括和宏观的。

  淮南:

  我们这个农村建设在过去几年取得重大成就,特别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个基础上,我们一个新的部署和台阶。

  主持人:

  民众关心的问题很多,我们也从网上做了一些选择,我们选择一些网友的问题一起给两位专家也读一下,然后两位专家可以替总理来回答一下,或者做一些评价。

  比如说央视国际网站有一位网友叫做Coolcard2008,这位网友他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说,总理提出经济发展要又好又快,这将塑造健康的国民经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常教授,您觉得这个网友理解的对不对?

  常修泽:

  理解的不错,他抓住了科学发展这么一个关键词。

  主持人:

  “又好又快”就是很科学。

  常修泽:

  对,科学的发展,所谓科学无非是四个方面,第一,就是结构合理;第二个,效益要好;第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要协调;第四,保持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他讲得不错。

  主持人:

  再来看来自叫春雨的是中国新闻网的一位网友,他说,国家提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以消费拉到经济增长为主。但消费结构要发生改变,因为中国要建立节约型社会,那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的消费方式应摒弃,提倡追求精神生活需求如:旅游、读书、听音乐、各种培训等方式。陈所长,您觉得他的理解对不对?

  陈淮:

  我们这个网友可能出于一种直觉来分析。

  主持人:

  好像消费是奢华消费。

  陈淮:

  我们为消费证明,在中国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家把消费自然而然视为一种恶,把生产视为是善,把消费视为是私,把生产视为是公,这观念是不对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已经不在生产领域了。比如说我们生产更多的钢铁,去年生产4.2亿钢,世界第一大国,我们从1996年保持了十年了。我们汽车产量增长将近30%,这些都没问题。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消费需求的拉动。这些东西生产出来以后,如果不能把它转会为市场需求笑消化掉,而整个经济体系就会卷入瘫痪。

  主持人:

  这个不能更多地再依赖于出口了。

  陈淮:

  不仅不能依赖于出口,而且也不能简单依赖于过去的简单再生产。我们这个网友提出一个很好的命题叫“消费结构”,就是靠人们在原有吃饭基础上,吃更多和更好的饭,穿更多和更好的衣服,并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所说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要调整消费结构。这个消费结构,就包括享受新兴消费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消费,但是它完全不等同于奢侈性的消费和浪费的消费。

  主持人:

  陈所长已经解决的很清楚了,那我们接着再来看其他网友的留言。一位叫网鹰的网友说,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大决策,但一些地方非要探讨按什么模式来建新农村,房要怎么建,路要怎样修,似乎按照那些标准建了房,修了路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了。这样做与中央的愿望有没有偏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常教授,回答一下。

  常修泽:

  我试着讲一下,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和理解,所谓新农村的建设实际上解决“三农”问题,三个方面:

  第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怎么样抓好粮食和其它作物的生产?特别是提高中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农村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饮水,包括农村的电、农村的路等等。今天上午温总理报告提出,要解决3200万农民的饮水问题,这个涉及到农村的建设问题;

  第三,农民问题,农民观念就是要使农民能够增收,而且有增收的长效机制,今天有一个亮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民实行最低生活费的保障,而且又政府财政来出钱。

  主持人: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举措。

  常修泽:

  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因此我想所谓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实际上解决农业生产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加快建设?还有一个解决农村生活怎么改善?

  主持人:

  关键是要非常深刻地去理解新农村的建设问题。最后我们再选择一个网友叫做david55555,他说,党和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例如一些负责环保治理的机构日益臃肿,实际工作流于形式。他看的很尖锐。他说,请问总理,政府今后在加大环保力度和提高环保执行机构工作效率方面有什么考虑?陈所长,简单回答一下。

  陈淮:

  政府如何提高结构的工作率,我回答不了。

  主持人:

  可以提一点建议。

  陈淮:

  但是环保也不仅仅是因为结构臃肿,关键中国处在一个初级的工业化阶段上,这个阶段上,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比起任何国家要大得多,这需要我们全民共同努力,树立环保意识,以及与环境友好这样的消费观念才行。

  主持人:

  好,今天非常感谢两位专家到演播室和我们一起来解读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谢谢二位。

  好,观众朋友,今天的《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7”就到这里结束了。明天的“中国焦点2007”我们将要关注中国外交,欢迎您明天的同一时间收看我们的节目,感谢您收看,再见。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杨修雯

  编 辑:马敬 李萍

  监 制:马勇 王未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