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外长纵论天下事 胡锦涛主席3月底访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8:20 荆楚网-楚天金报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中国的外交工作及国际和地区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以下为主要内容。

  互不干涉内政世界才会和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某些国家的舆论批评中国对一些国家侵犯人权和腐败等问题不愿意施加更大压力。你是怎么看?

  李肇星:胡锦涛主席和中国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这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能干涉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同样,任何国家就更不应该干涉另外一个国家的内政。实际上,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

  胡锦涛主席3月底访俄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记者:胡锦涛主席本月底将访问俄罗斯。访问期间,胡主席同俄罗斯领导人将讨论哪些重要的国际问题?

  李肇星:胡锦涛主席访俄的内容会非常丰富。我只介绍一项内容:互办国家年。去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中俄双方举办了300多项活动,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将举办近200项活动。中俄正在共同努力,让中俄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日本“入常”是个多边问题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最近日本首相安倍发表有关“慰安妇”的言论,重申他对这个问题不会再道歉。请问这对中日友好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李肇星: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严重罪行之一,这是历史事实。日本政府应该承认历史事实,应该负起责任,郑重地、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应安倍首相邀请,温家宝总理将于4月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时隔7年再次访日。

  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中日友好交往在下一个阶段还会有哪些举措?

  李肇星:我们愿意同日本就东海问题进行磋商,坚持共同开发的大方向,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使东海成为友好之海、合作之海、和平之海。

  我们也希望看到日本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你心里想到的可能还有安理会改革问题,这是一个多边问题,我们愿意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各方参加民主讨论。

  中非友谊真诚而热烈

  中央电视台记者:作为外交部长,你常年在外,过去一年在国外,包括在飞机上度过多少时间?它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去年一年中国外交的态势。

  李肇星:礼宾官帮我统计了一下,2006年我陪胡锦涛主席出访4次,陪温家宝总理出访3次,我自己出访7次,大约到过50多个国家。

  有一句话曾经在年轻人中很流行,叫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现在看起来,我自己永远难忘的、我最珍惜的一些记忆,是我访问过的一些困难多的国家,比如说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我已经访问过47个。

  我最难忘的是今年一开始,我在11天时间里访问了7个赤道线上和附近的国家。那里的天气比较热,蚊子比较多,但是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真诚的友谊。

  在非洲一些自然条件艰苦的国家也忙碌着许多中国记者、许多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还有许多中国医生。从1956年到现在,中国共向非洲派出了1.6万人次的医疗队员,共帮助非洲老百姓看病2.4亿人次。

  青海日月山台湾日月潭像亲姊妹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最近宣称台湾要“正名”,要“独立”。这种说法是不是等于推翻了他过去所承诺的“四不一没有”?另外,李部长在台湾的知名度相当高,很多台湾民众对部长也很感兴趣。

  李肇星:对陈水扁最新抛出来的“台独”分裂主张,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已经在昨天发表了严正声明,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

  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宝岛台湾,到什么地方都会经常联想到我们美丽的台湾岛。比如有一次我去青海出差,看到一座山叫日月山,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台湾岛上的日月潭,觉得它们就像兄妹俩或者姊妹俩。

  中国正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中国日报记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不少国家提出中国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

  李肇星:前天,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先生告诉我,这些年来,中国先后16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派出的维和人员超过5000人,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也有一些中国维和人员在执行其他维和任务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愿为伊拉克重建提供帮助

  半岛电视台记者:你能否解释一下中国对中东地区几个问题持何立场?

  李肇星:关于中东问题,我认为巴以双方应从本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地区稳定、和平的大局出发,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早日实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和平共处。

  关于伊拉克问题,据今天早上的外电消息:到昨天为止,在伊拉克死去的美国士兵已经达到3100多名。这都是生命啊,都是年轻的生命!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早日看到伊拉克以及整个中东地区走向和平。中国愿意继续为伊拉克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日本京都郊区一个寺庙里,我见过这样几个汉字,叫“大道无遮拦”,我当时的联想就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谈中日关系的发展

  一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个诗人叫杜甫,他就说过这样的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世界那么多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到今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还存在着。

  ———谈各国发展的差异

  见到这些国家的人民,我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中国确实永远不会忘记非洲人民对中国的帮助,包括在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对中国的宝贵支持。

  ———谈访问非洲的感受

  人权嘛,首先要活着。可是,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是多么不一样!去年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是82岁,最低的是36岁。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点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人权首先是生存权

  我到了什么地方?每一个中国小孩都向往的地方,就是唐僧到过的地方、印度的纳兰达。我在那儿呆了一天一夜,心情无比愉快,觉得自己突然又变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学生。唐僧在纳兰达当留学生,又当外教,一共当了12年,成为中印两国传统友谊伟大的代表和桥梁。

  ———谈访问印度的经历

  中国最不担心的事,就是人才。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各方面水平都比我高。一个人能成为人才,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谈及自己退休后问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