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药品降价如何走出尴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17:58 SMG广播新闻中心
今天的东广聚焦为您播送东广特派记者邵燕婷、殷月萍发自全国两会的报道《药品降价如何走出尴尬?》 各位听众:一段时间,肝病必需药辅酶 A针剂在全国各地频频告急。医院缺货,药厂却已集体停产。这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先请听东广特派记者周导、庄荣申发来的报道: 就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把原本价格为十几元的辅酶 A针剂猛降至4毛1分钱。这直接导致了药品生产厂家集体停产,多个城市供应告急。中日友好医院肿瘤专家,李佩文委员说,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实况]一降再降,最后他不生产了。有效的,便宜的药,老百姓都买不到了。如果再继续这样做,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这让记者联想到,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首位提出恢复生产廉价经典药的上海市政协委员,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也说过,一些廉价经典药的价格应该适当提高,让生产这类药的厂家有积极性。 就在几天前,一则“百家药企上书国务院质疑药品降价令”的新闻引起多方关注,98年以来,政府已对药品做出了22次下调,可药价降了那么次,患者还是叫高,医院称无奈,药企也发愁。牵涉的三方都称自己是受害者,这让连续不断的药品降价显得有些尴尬。 究竟该怎么办?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专家王天佑委员在接受东广记者采访时说,流通领域环节过多是药价高企的一个主要原因。药厂、医药公司、代理、代理下面还有代理,层层下来,每个环节都要赚钱,最后买单的只能是患者。 [实况]降价应该降虚高的部分,降过多的中间环节,我们举例子,一个药很便宜的,几分钱,最后炒炒炒,炒到几十块钱。1级公司、2级公司,最后那个子公司再到医院去。 全国人大代表施作霖这样分析药价虚高的内幕:现在,全国有上千家药厂在生产抗生素药——诺氟沙星,为了生存,药品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质量与品种的竞争,要想你的药能进医院、药店,就得把本来只有1块钱的出厂价报到10块、20块,以留下更多的回扣空间吸引医院。于是,就出现了药价越高越好卖的这种有悖于市场竞争规律的怪现象。武汉食药监局副局长肖红委员希望政府能控制药厂的数量,规范竞争秩序: [实况]国外大的企业比较多,中国小的生产企业比较多,仿制的药品特别多,在市场经济当中,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么多药品企业存在吗?731药品企业过多的话,势必你的监管对象非常多,你投入的精力非常多。我觉得今后应该说是,优胜劣汰,扶植那些有市场发展能力的,讲诚信的企业。小的企业让它关掉。 针对一些药品降价就死的问题,卫生部近日表示,将列出一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列入目录的药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看法时,如果不从“以药养医”的根上下手,再干10年,再降100次价,也解决不了问题。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也发出过同样的感慨: [实况]因为我们现在允许医院销售药品的时候加价。那么相同的药品,价格越高的,它加的比例虽然一样,那么总的金额绝对额就要大一些。比如说100块钱的药,它加15%,就可以得到15块钱的加价额;如果是1块钱的药,它加15%,只能得到1毛5分钱的差价额。所以从医院来说,更愿意使用高价药、高档药。 要解决药品从药厂到医院过程中的层层盘剥,要解决“以药养医”这个根本问题,难题确实不少。全国政协委员熊思东认为,医疗费用高不光是药费: [实况]那药贵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因为药老百姓有概念,那么对于其他的贵,比如诊断费很高,老百姓没什么概念,做个CT,要个几百块钱,老百姓并不觉得贵,实际上这个也很贵。 前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个报告称,“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不成功”,医疗服务公平性下降,医疗费高得离谱。去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高强昨天表示,他这次来参加政协会议,就是要来倾听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熊思东希望第一步由政府增加医疗投入: [实况]我们现在的医疗机构的投入在联合国里面大概是100多位吧,已经走到倒数,就是人均医疗资源和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排的很后。实际上,我们用着全球倒数第几的医疗投入,试图解决世界上最大医药需求。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