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发伸:师资单向流动不能继续加速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4:5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润文 “20年来,兰州大学流失的教师足可以重建一个兰州大学。”全国人大代表、原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已经多次陈述这让他无比痛心的事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兰州大学师资力量流失严重,流失的基本都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的学校客气一点,到学校找校长要人,有的干脆不打招呼,悄悄挖人,等学校知道,人都已经走了。 东部高校投入大,教师工资高,西部高校投入少,教师工资低,一些优秀教师理所当然选择经济条件好的东部地区。 中学教师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也以加速度的方式单向流动,村到乡、乡到县、县到市、从非重点校到重点校,流失的都是优秀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会宁县五中副校长王锡武也曾有过去兰州的想法,她的亲朋好友纷纷劝她到兰州去,作为一名高中特级教师,她去兰州没有障碍,但最终她选择留在了会宁。 在会宁五中,学校每年都会从乡里选拔10名左右的优秀教师,学校每年也都会有一两名老师流失,到白银市中学去任教。 “同样的职称,我每月工资1300元,白银市1900元,老师们当然愿意去。”王锡武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朱清时的弟弟一直在四川一所县级中学教书,每月工资仅有六七百元,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他只好提前办了病退,到成都市一所重点中学去任教,每月工资四五千元。 “城乡之间、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老师收入差距太大,这是老师流动的根本原因。”朱清时说。 李发伸认为,教育是公共产品,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后果之一,同时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缩小经济的差距首先要缩小公共服务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建议,中央财政把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教职工工资承担起来,建立国标工资制,由中央财政通过银行、信用社或邮局直接发到教职工手上,再由省级财政负责工资外的补贴。这样做能确保教师工资不拖欠,稳定教师队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