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千元万元压岁钱炒股购物心之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7:45 南海网-海南日报
新学期返校的大学生们,由于过年赚了不少利市而手头颇为宽裕,通常利市都有一两千的“收入”,高的更达5000元。而这笔为数不小的钱同学们会如何使用呢?近日记者从穗深几所高校了解到,同学们对利市的用法不一。 受访学生中超过80%的人表示“拿到利市之后没有想过如何安排使用”,因此开学前后疯狂购物已花得七七八八。有的经济类专业的学生用利市投资股市或基金,希望学以致用。 也有不少学生将利市作为新学期的生活费用,有计划地安排分配。高校老师认为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会通过理财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的引导。 人物1:深圳大学小杨 拿利市炒股 亏了也不怕 春节后,深沪股市开盘第一天大升,第二天却暴跌,让不少股民又爱又恨,这其中就有一群拿着“利市”炒股的大学生,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读金融的杨振良就是一位。小杨说,因为亲戚春节来访,今年破天荒地收了2000多元的利市,如何处理这笔丰厚的“利市”呢?吃喝玩乐似乎太浪费,手机、电脑等物品早已有了,更别提存银行这么“没劲”的做法了。读金融的他很快想到了“钱生钱”的好办法———“炒股”。因为自己学过有关股票的课程,之前也在学校经济协会里“模拟炒股”过,对炒股早就心驰神往了,在征得父母意见后,他就取出一半“利市”1000元开户炒股。 新学期到来,小杨每天除了盯着股票外,更需要“盯”着学习。怎么平衡学习和股票的关系呢?小杨直言炒股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压力。“炒股就像今年多修的一门学科,每天只要花一点时间去研究股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他还期待着学期末时能从股市里“考”个好成绩呢。小杨表示炒股的钱是自己的利市,并不是生活费用,而且金额不大,即使亏了也没什么关系,所以他炒股以来一直是“平常心”,不会因为股市波动而影响情绪。 据记者了解,在深圳的大学里用利市炒股的学生并不少,其中学经济和管理类的男生占了大部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广州金融学院和广东商学院等经济类高校。 人物2:暨南大学菲菲 怀揣上万元利市 赴港血拼 因为家人均在广州从商,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因此菲菲的利市也数目颇丰。开学前几天,她便去香港“血拼”一番,衣服、鞋子、手袋、手机样样不落,“单这一趟去香港就花了一万块,利市也快用尽啦。平时我都很喜欢逛街购物,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心痒痒的,难得手头上有钱就买了来啊。” 除了所剩不多的利市,新学期她还有惯例的每月生活费可支配,虽然一时无法列出整个学期的财务预算,但开学首月的支出,她倒是认真列了一张清单。“刚开学这个月家里给了1200元左右的生活费。除去必要的费用外,还可以有600元左右可以自由消费呢。” 人物3:广东工业大学小李 千元压岁钱 充当生活费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小李已计划将所得的利市全部用到学业中。他说,每年的压岁钱数额比较固定,今年跟往年差不多,有1000多元。“从小到大,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我的压岁钱几乎全部都投资到自己的学业上,不会乱花。今年这1000多元利市都充当了这个学期的生活费了。” 据记者采访了解,其他和小李做法一样的大学生,大都受到父母的影响,家长们认为与其把利市乱花在吃喝玩乐上,不如要求他们用到学习上更值得,而且这样也可以帮家里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人物4:华南师范大学小陈 过年留校打工 挣钱帮补家用 小陈是梅州人,来自农村,家里还有两个在读高中的弟弟和妹妹。提起过年利市,他很爽快地说他没有拿。因为他留校打工并没有回家过年。“寒假我在市区找了份兼职,这份工作一天包2餐还有车费补贴,而且过年是业务最好做的时候,所以整个寒假下来存了两千来块。况且现在这么大了,我也不好意思拿利市了。” 由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所以虽然寒假挣了钱,但小陈并没打算“打赏”一下自己,他慎重地说:“(工资)会寄一半回家,剩下一半留着半个学期用。家里供我们3兄妹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家里每个月给我300元(生活费)已经足够了。剩下那些,我平时在学校勤工助学和做些兼职、散工之类的,应该可以勉强过完这个学期的。” 老师点评: 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 不会合理利用利市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潘国雄认为,由于实行分配方式多样化,家庭之间收入差距拉开,受家庭收入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平衡。另外,大学生的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除了必要的生活消费支出、学习消费支出外,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而且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娱乐消费的支出比例也越高。 以上四个案例可见,合理的是大学生都能安排一部分生活消费支出与学习消费支出,来自贫困家庭的小陈还用自己的能力挣来的钱补贴家庭支出,用劳动回报家庭,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除菲菲外,其余3名同学或者说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艰苦朴素的。 不合理的情况是,现在大学生的娱乐支出、社交支出的开销越来越大,部分同学还出现的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情绪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高消费行为,如菲菲一次购物就消费了1万元。这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特别是当有一笔相当大的过年利市时,无法合理规划钱的作用。 高校会推行理财教育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潘国雄还指出,大学生消费理财应遵循以下规则: 首先是量入为出的原则。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基本是父母和家庭,应根据家庭收入情况量入为出,不搞超前消费和高消费; 二是要进行合理科学健康消费的原则,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娱乐支出。要保证生活支出和学习支出在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学习支出的比例,将钱投在学习课外技能方面。如可以参加资格证考试,配备电脑、安排上网、学习机动车驾驶等技能。但不应进行奢侈消费,不参加过高的娱乐消费。 三是利己、利家、利国的原则。大学生消费要对立起对社会负责的意识,不消费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项目和产品,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自己的钱支持家庭或者朋友,与他人分享金钱,借钱给有需要的同学,使金钱增值保值。 潘老师还指出,高校一般都会在新生入学时对其进行了理财和消费观念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算出大学四年来各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电话费、交通费的各项总支出,之后平均每天的支出,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支出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学校会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教育,并通过相关社团组织开设一些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课程和讲座,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理论知识,合理指导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每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走向农村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体验到金钱来之不易,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此外,在学年评优方面,大力突出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营造一种大学生比拼的是成绩而不是财富的氛围,自觉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