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申纪兰代表:我希望国家一年比一年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17:4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高风、季明、刘云伶) 梳着整齐的短头,穿一身藏青色衣服和一双黑布鞋。站在中国两会的大舞台上,在妇女自己的节日里,眼前的申纪兰仍像平时一样朴素。 这位手上布满老茧、脸上皱纹纵横的老人,曾被几代中国领导人接见过,还走过很多地方,最远甚至到过丹麦。 申纪兰,迄今中国唯一一位参加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誉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从25岁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77岁的申纪兰用她多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第一次,我是骑着毛驴从村里出发的。”她说。50多年前,申纪兰是山西贫困山区的一位农民劳模。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赶到长治市,然后转乘卡车、火车,来到中南海的怀仁堂。 “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讨论了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等许多国家大事,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人。人代会一结束,中国就掀起了建设的高潮,这里建工厂、那里修铁路,国家一年一个大变化,很快汽车造出来了,从西沟村到长治市也修了公路,再也不用骑着毛驴去开会了。” 但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的她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觉得新鲜”的农村姑娘。“那一届人大代表共有1200多名,女代表较少,只有147名,坐在那里开会激动得心里像打小鼓。” 申纪兰说。 “第一次去开人代会的时候您真的不认识字吗?”申纪兰直爽地回答记者的疑问:“确实不认得。那时候还有文化人给‘翻译’,念一念,我们认真领会,当时去开会的文盲太多,农民大部分不识字。” 让申纪兰最难忘的是1975年1月,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在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申纪兰说:“我是掉着眼泪听完报告的,瞧见周总理瘦成那个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 1978年,49岁的申纪兰第五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这时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回忆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时光,申纪兰的脸上放出光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共开了6届,每一届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代表们也都是围绕法制建设和经济问题献计献策。因此,每开一届人代会,全国就有一次大变化。” 从第一届人代会上的忐忑不安,到如今的从容自信,申纪兰在半个世纪的时间认真履行着人民代表的职责。50多年来,她担任过两届议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已记不清自己提过多少个建议和议案。 当年,大字不识的申纪兰在签名时只能按手印,而现在,她不但能通读报纸,而且每次在人代会上提的议案都能引起关注,还曾当面向总理提建议,履行职责的水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加过历次人大的申纪兰最能体会到其中的变化。她说,当了大半辈子全国人大代表,觉得人大的变化真大,发展很快——和第一次参加大会相比,以后历次大会会期短了,需要审议的事项越来越多,可说的话题越来越多,代表们的文化程度和参政水平越来越高。 五十余载人大代表的生涯使申纪兰感慨颇多。她说,每一位代表都是成千上万群众选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更应该廉洁,为国家发展出力。年轻代表更要心系群众,真正发挥好代表的作用,“我希望国家一年比一年好,也相信一代人会比一代人更优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