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3个月就是不跟你见面 为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05:28 杭州日报

  

交往3个月就是不跟你见面为啥?
柴立青 画

  本报讯(通讯员 董晓薇 实习生 郑晓霞 记者 夏海微)连续一个星期,打了不下50个电话,对方还是停机……这下朱女士算是彻底失望了:看来这次是遇上了一个感情骗子。而自己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支付出去的2260元服务费和安全保证金,看来也打了水漂。

  下城工商分局天水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近日通过深入调查,证实了朱女士的猜测:杭州的这家婚介公司根本没有在嘉善刊登过广告,该婚介公司也并未与朱女士提到的中间人以及“征婚者”有过任何形式的协议合同。也就是说,朱女士的确上当了!

  又有不少人栽在征婚广告上了

  朱女士并非此次征婚事件的唯一受害者。“目前接到的相关投诉就已经有好几起了。”下城工商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表示。据了解,除了浙江,还有来自湖南等地的消费者,因为轻信当地报纸上的征婚广告而上当受骗。

  受害者陈先生是一位来自湖南永州的27岁小伙子,也是在当地的一张小报上,看到以杭州一家知名婚介公司的名义发布的征婚启事,他就在征婚上“栽”了近5000元。其他的损失还包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情感投资和宝贵时间。

  那么,骗子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从中牟取钱财的呢?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骗子的五个骗钱招数

  招数一:假冒知名婚介公司名义登广告。

  几个消费者来自不同的城市,受骗的金额也不尽相同,但如果要追究责任,当地小报上的征婚广告应该是“罪魁祸首”。这些广告的隐蔽性相当强,因为他们都是以杭州几家知名婚介公司的名义刊登的,容易让消费者对广告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招数二:安插中间人,演双簧巧施骗局。

  在这几个征婚被骗的案例中,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第三者:“中间人”。消费者首先通过和中间人取得联系,才支付服务费和安全保证金。如果消费者在此过程中起了疑心,中间人会竭力斡旋,在“征婚者”和求征消费者之间,充当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招数三:以各种理由回避见面。

  为了避免见面露馅,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征婚者”都是千方百计回避和求征者见面。朱女士已经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和对方“相处”了三四个月,但是一旦提出见面,“征婚者”就以家中长辈去世,需要守孝为由,拒绝见面。

  招数四:骗取同情,变着法让你掏钱。

  “家里有事,我目前手头上钱不够用,能不能借我点儿应急?”几个消费者不仅被要求支付价格不等的中介费,还因为“征婚者”或甜言蜜语或楚楚可怜的“借钱表演”,而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血汗钱汇给对方应急。

  招数五:事后不知所终,无法联系。

  “纸包不住火”,骗局总会败露。消费者一旦发现上当,怎么办?骗子使出了最后一招:停机。由于双方一直都是用电话在联系,中间人和“征婚者”把手机一停,音信霎时全无。

  征婚者:千万捂牢你的口袋

  为避免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通过婚介公司交友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了再谨慎。要知道征婚广告未必完全可信,越是那些吹嘘得天花乱坠的广告,往往越不正规,越不可信。千万不要有贪便宜和碰运气的心理,如果真的想通过婚介公司征婚交友的,一定要多了解,多打听,最好是亲自上门和婚介公司接触一下,多方位了解公司的信誉后再出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