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民族文化扎根青少年心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12:45 中国新闻出版报
针对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在部分学生中缺失现象,政协委员提出 有这样一则报道,家长教育孩子要学雷锋做好事,孩子笑话父母土老帽,说那是旧社会的事了,现在老师教育我们考个好学校将来挣大钱。 3月7日下午,新闻出版界的委员讨论了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在部分学生中缺失的种种现象后指出,在青少年心中留下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刻不容缓。 政协委员常城说,上海市有中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历史。这以前在教会学校才进行的。这样对学生的长期影响会怎样? 常城委员说:“我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任职时发现,瑞士对外联系很多,但是他们很注重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教育,绝不会把英文或者中文的考核作为自己学生获取学位的硬性标准。现在把英文放在高于中文地位的状况会隐性消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英语要过级中文却没有考核要求 近日有网友发帖怀念在小学课本上学的《我是中国人》一文,课文讲述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到美国去受到怠慢,随同人员劝他自称日本人可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地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他还在一块小牌上写了“我是中国人”,佩于胸前,昂首挺胸出入于美国人之中。这位网友怀恋地说,不知课本是否还有该文。 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也举了教科书的例子:新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已被删除,部分毛泽东、鲁迅的文章都撤掉了,“与时代接轨的”、“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被替换上。“我小时候学的《狼牙山五壮士》以及毛泽东、鲁迅的文章,至今收益匪浅,不知道现在为何要换掉?”丁振海委员疑惑地说。政协委员、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对此也有反映:“现在小学课本图画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这样会降低学生的阅读能力。” 政协委员、中国日报前总编辑朱英璜认为,青少年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和家长也有责任。“我是学英语的,掌握一门外语确实有必要。但是现在整个社会对英语过于重视,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却采取轻视的态度。不少中小学实行双语教育,有这个必要吗?更多的学生将来还是要从事一般性的工作。”朱英璜委员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在今年中国编辑学会迎春茶话会上表示,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要过英语四级、六级、八级,但是中文却没有考核要求。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即便在知识阶层中,行文用语不规范、逻辑混乱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 很多人会唱童安格的歌曲《把根留住》,如何在青少年心中留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呢?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指出,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的教育落到基础上,书法课是个抓手,应该在小学、中学开设书法课。由于一直使用电脑打字,一批好字被废了,很多人也经常提笔忘字。我们不能把中华民族的“根”——汉字给废了呀。 赵昌平委员认为,文科研究方向应该关注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的问题,不应只停留在学理和历史之中。“比如说伦理学研究中关于何为公平、正义的研究,如果仅仅从道德层面讨论,不联系整个社会以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研究的结果就会有偏差。” 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认为,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把传统文化融进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有关方面尤其是政府的重视。 “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更应该挖掘优秀的文化内涵。”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根本上是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是人把它的内涵渗透到一言 一行中去。如果教孩子嘴里念着‘温良恭俭让’,却不教他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只能算伪文化教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