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宋秀岩真情讲述美丽青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20:1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发言,参与提问,与宋秀岩省长一起关注青海发展。以下是文字实录:

  各位听众,欢迎收听《今日论坛》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我是主持人雨亭。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西部省份青海省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有目共睹。在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青海会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展,计划实现哪些目标?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做客中央台的嘉宾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宋秀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她是我们国家目前唯一的女省长。欢迎你宋省长。

  主持人:大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各界对青海总体的评价高了,对青海省未来的发展的信心足了。这两天我们的记者也做了不少的准备和采访,我们先来听一段我们记者采访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的问题。

  宋秀岩:好

  记者凌晨:听说您是青海人?

  学者周天勇:我是青海民和人。

  记者凌晨:离开青海有多少年了?

  学者周天勇:17年了

  记者凌晨:最近几年回过青海吗?

  学者周天勇:回国几次。

  记者凌晨:有什么变化吗?

  学者周天勇:“青海的变化非常大,从民和到西宁,以前都是两三个小时,现在开车40分钟就到了,另外一个是青海省的工业通过债务重组,有所翻身。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觉得人们看到了希望。”

  周教授的评价有代表性,说明青海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您能给近几年青海的发展打多少分?您心中青海最美丽的“亮点”是什么?

  宋省长:2006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投资、消费、出口全面增长,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数指标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有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

十一五”良好开局。可以说,这一年是青海亮点频现、硕果累累的一年。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盘点:

  一是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6年,生产总值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753元。

  二是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我们整合32.5亿元资金组织实施让农牧民直接受益的实事工程,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35万户,输出劳务90万人次,创收1.17亿元,人均增收134元;解决了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去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8.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1.2%。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四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青海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7.7%,增幅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增长65.3%。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09.3亿元,增长16.8%。

  五是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

青藏铁路通车后,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省国内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28%;接待入境游客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38.7%,旅游业引领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六是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我们调整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一批社会事业项目,促进了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8.3%,建成寄宿制学校297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同比增长68%,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7%,居全国前三位。人口自然增长率8.97‰,为历史最低点。

  七是有力地改善了民生。青海相继制定出台了11个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文件,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4亿元,完善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教育、取暖等多方面的救助,普遍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9%。

  主持人:中国广播网设立了“我为高层提建议”专栏,我们收到很多网友给宋省长提的问题和建议:

  一位叫“感动青海”的网友提议说:“宋省长:多用些能力强的干部!多加大投入,让我们青海发展快一点吧,让我们也富一点吧!”

  还有一位网友说:青海发展变化很大,我们希望再加把劲。

  这也说明青海省民心思进、希望又好又快发展的心气很齐,气氛非常浓厚!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在今年2月份,您提出政府部门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在“三个更加注重”上下工夫、求突破。而且,定位在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发展的高定位和高标准。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是不是同时说明,这也是青海省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宋省长:我们提出“三个更加注重”,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中央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又好又快”的新要求,这说明国家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从全局层面着力解决投资增长过快、结构性矛盾突出、

能源消耗偏高等问题。我省必须服从全国这个大局,要有更高的发展标准。另一方面,我省自身要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认识青海的省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布局和投资环境,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生态环境相适应,使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就是要突出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生态保护等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使全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类社会矛盾,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建设和谐青海。

  主持人:近几年,青海省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2%。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三年,也就是2010年,青海的经济总量会突破1000亿元大关。这个数字对青海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在持续发展中,保持后劲是一个关键!您预计,青海省在确保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新矛盾会是什么?

  宋省长:这几年,我省GDP增速连续保持12%,如果保持这个速度, 2010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要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解决好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后劲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看,“十五”以来,我省消费需求变化不大,出口需求比重虽然上升但总量偏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长期以来,我省投资增长一直低于全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很弱,保持投资较高增长的难度加大。我们如果不加快投资结构调整,及早策划新的投资领域和一批带动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没有新的投资作支撑,投资的较高增长将难以为继。从产业竞争力看,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服务业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短时期内还难以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我省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来支撑,但大多行业面临市场起伏、竞争激烈、环境指标约束等问题,工业效益持续提升的不确定因素增大。如果我们不抓紧推进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竞争力也难以持续提升,发展速度也难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从环境吸引力看,我省当前的投资环境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政府机关作风、信用体系建设、投资政策、法制环境、舆论氛围等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加快发展的任务不相适应。我省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2010年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目标。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