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东乡族女代表穆涛:我向总理提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20:17 新华网
28岁的东乡族女代表穆涛:我向总理提建议

28岁的东乡族女代表穆涛:我向总理提建议

28岁的东乡族女代表穆涛:我向总理提建议

  穆涛:我的服装是很有典型特色的东乡族民族服饰

  3月9日17:00,东乡族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委副书记穆涛做客新华网,就东乡族对新农村建设的企盼与网友在线交流。在访谈中,穆涛首先介绍了她身着的东乡族民族服饰。

  主持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共商治国大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活力。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身穿美丽少数民族服装的全国人大代表穆涛。她来自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欢迎你穆涛。

  穆涛: 大家好。

  主持人: 我们知道穆涛是东乡族的代表,网友想让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服装。

  穆涛: 我的服装是很有典型特色的东乡族民族服饰,这个帽子就是我们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都是戴着这种帽子,小姑娘的帽子后面都有这种纱,结婚以后就戴帽子,老了以后就用盖头,我的这种就是东乡族的少女装,比较年轻的都戴这种帽子。

  温总理报告谈到了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很鼓舞人心

  主持人: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穆涛: 我感受到温总理更加关注民生,在报告中还谈到了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问题。这使我感受到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报告中已经谈到了,很鼓舞人心。

  主持人:我们知道东乡县是一个贫困县,你小时候关于贫困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穆涛:东乡一直以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干旱缺水、山大沟深,吃水难的问题非常突出,给我小时候留下影响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乡有一个马呼塞的男孩每天早上起来要赶着毛驴走好几公里的路去拖水,每天都是这样,早上起来到晚上才能回家。但是在有一次去拖水的路途中,因为山大沟深路特别不好走,一不小心毛驴翻了,他也翻到沟里面去了,结果腿就残疾了。

  贫困使得文教卫生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落后

  主持人: 东乡县这个贫困县的主要问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穆涛:老百姓主要还是靠农业来增加经济收入,而我们那里是十年九旱的天气,如果不下雨老百姓就不能增收,不能增收生活也就面临更大的问题。

  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地下、种植结构单一,主要是以两样为重点产业,主要就是土豆(洋芋),还有以养羊来增加老百姓收入。如果天上不下雨就会减产,老百姓就没有土豆可以卖出去用来增收,天上没有雨就没有草,就没有办法供羊吃。

  贫困使得文化、卫生、教育、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落后,也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说像骆驼市由于山大沟深,那个市右边是很深很深的沟,左边是很高很高的崖,路面只有两、三米,在这样宽度的路上一遇到下雨天根本就没法走,天气好一点太阳大了就全都变成土路了,环境非常恶劣。

  东乡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很突出

  主持人: 很多贫困县,尤其是在甘肃省境内,饮水都很困难,而且水质有问题,东乡怎么样呢?

  穆涛:东乡就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地方,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很突出,可以说是靠天吃水。下雨了老百姓就把雨水从房顶上接到自己的水窖里,如果天上不下雨吃水就很困难,还要跑几十公里远的地方等找到水以后再拖回来灌到自己的水窖里面。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前年广东省一个电视台做了一期关于“山村大挑战”的节目。有几个人就到东乡来了,他们看到我们的艰苦生活以后感触很深,有一个工作人员拿了一瓶从群众水窖打来的有点发黄、发黑的水,喝起来还带咸味,他就哭了。记者采访时问他为什么不喝水呢?他说他喝不下去,他长这么大,20多年来就从来没有喝过这么“脏”的水,他说他喝不下去。咱们东乡的水可以说“贵如油”,老百姓拿出这么一瓶水给他喝他也很感动。

  主持人:刚才你也说到东乡的道路、交通很困难,那这方面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穆涛:就像我刚才说的老百姓经常走在这么两、三米宽的道路上,一遇上雨雪天气走路就很困难。

  主持人:那学生上学也会要走这样的路吗?

  穆涛:对,我们学生早上五点钟起来要走两、三个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而且这些都是山路,走起来很困难,如果是雨雪天气的话那困难就更不可想象了。

  国家的惠农政策给东乡带来了实惠

  主持人: 这些年东乡有什么新的变化吗?尤其是国家的惠农政策给我们东乡农民都带来了什么样的实惠呢?

  穆涛:比如说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家宝总理的“两免一补”政策出台后,我们的娃娃都能上学了,以前我们走到东乡的山村里面看到的都是娃娃在那里赶着毛驴放牧。

  主持人:那是什么时候的情况呢?

  穆涛:大概是四年以前的事情,尤其是女娃娃,我问她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呢?她们就说家里没钱,交不起学费,所以给家里帮着做一点儿农活,但是“两免一补”政策出台以后,政策这么好,娃娃都可以上学了,有知识才能有发展。

  我们州委书记曾经说过一句话“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民族,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不重视教育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所以现在不管是在县上还是州上还是省上都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我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

  穆涛: 国家现在特别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资金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比如现在正在加强东乡道路的投入,很多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老百姓走的可以说是“羊肠小道”,这可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想象不到的情景,但是现在路也宽了,路面情况也好了,群众上集市、到县城都觉得不再像以前了。那个时候上集市、到县城的时候从家里出来干干净净的,到了城里都成了“土人”了,人家一看这肯定是乡里来的。

  主持人:我们的教育方面有没有改进吗?我听说东乡的女童教育是很有特色的。

  穆涛:对,我们全县有各级学校212所,其中完全中学有4所,初级中学3所,各类小学193所,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2%,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5.2%,现在初中生的入学率为50.1%。但是像这样的数字和以前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以前就那么几所简陋的学校,孩子上学的问题很突出,现在我们县里就在想办法修学校,中国日报社和东乡县是联系挂口的,和一些外面的单位帮扶修建了很多学校,教室内课桌椅的质量也提高了,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教师素质也提高了,儿童的入学率也提高了。

  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还不够,我这次来的时候给国家提了一个建议,就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因为在我们那里学生居住比较分散,家住得也比较远,上学比较困难。今年我们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看到有一个女孩今年上五年级,每天上学要走11公里的路,中午就在学校吃点馍馍,放学又要走11公里的路回家,特别苦, 所以就提了这么一个寄宿制学校的建议。

  主持人: 东乡的教师大部分都来自哪里呢?主要是东乡的本地人吗?

  穆涛:是本地人,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特别贫困,很多地方的人都不愿意来,咱们现在的教师主要就是东乡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分配的。

  东乡族老百姓对新农村建设的企盼

  主持人: 东乡的乡亲们现在看病方便些了吗?

  穆涛:和以前比方便多了,以前只能到一些很简陋的卫生所看病,大病根本看不起,而且以前的医疗技术根本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现在国家也加强了民族地区医疗建设,我们医院医生的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医疗设备也得到了改善,但我们边远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乡村主要是听诊器、血压计,一个针管再加上几根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老百姓看病。

  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次两会的时候温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的医疗建设,我作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代表感到特别欣慰。

  主持人:乡亲们对新农村有什么样的概念呢?对新农村有什么样的企盼呢?

  穆涛:我们东乡的老百姓心里想的新农村就是能住上漂亮的房子,能喝上白花花的自来水,能走上柏油马路的道路;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庄稼能每年得到丰收。我想这可能是贫困地区老百姓很渴望的一些事情。

  上两会之前都要搞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主持人: 你今年来两会带来了什么样的议案?

  穆涛:我这次来的时候提了一个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道路的建议,还有农村饮水项目的一些建议,再有一个就是国家应该加大对我们这么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方面以及财政方面的倾斜力度的建议。

  主持人:你这些建议是怎么来的呢?有过调查吗?能讲讲你写议案的过程吗?

  穆涛:我们每年来开全国两会之前都要搞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基层和群众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老百姓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在调研中也可以真实地看到老百姓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我们做了很深入的调查,回去以后要做出详细的文字材料,把这些建议提给国家。

  主持人:东乡的老乡知道你要到北京开会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反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穆涛:说真的,作为一个东乡族的代表,我觉得一直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就想我当代表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做些什么事,能够把老百姓的心声反映上去,我来之前很多人都抓着我的手说“你一定要把我们的心声给国家反映上去”,“把我们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反映上去”,“真正做好这个地区人大代表的职责”,听了那些话感觉自己心情很沉重,我在去省城兰州报到的途中看到东乡干旱缺水,山特别荒凉。

  我去过大城市,看到他们的山是青山绿水,而我们的山就是黄土高坡的那种山,山上光秃秃的,就像骆驼的脊背一样,我差点都流下眼泪了,但是我一直压抑着这种流泪的冲动,我就想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好向国家反映这些事情。

  “我向总理提建议”

  主持人: 总理还亲点了你的名字?

  穆涛:他说穆涛同志是哪位?我就站起来。总理就问:“你们那边老百姓生活怎么样了?”我说:“与以前相比好多了,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很差,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收入只有1058元”,所以我说“总理,我认为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应该更加注重像我们东乡、临夏州这样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因为这些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还有历史的原因,老百姓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我觉得国家应该加大资金、项目、政策对这些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

  之后我又说“总理,我来的时候也提了一个建议”。总理说“你说什么事”,我说“就是我们南阳渠工程的事,这个南阳渠工程对我们东乡来说是救命工程、德政工程,但是它要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田间配套工程起作用,这里面还需要1.04亿的资金起作用,我们作为一个贫困县根本无力解决这么一大笔资金,对甘肃来说也是一个贫困的自治区,资金方面也是有限的”。

  我就把这些问题给总理反映上去了,最后总理问“你是什么族?”我说我是“东乡族”,最后总理审议完了以后临走时握着我的手说“我知道你是东乡族”,当时我很高兴,总理对边远贫困地区很关心,关心这里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心声。

  主持人:你能再讲讲当时的情况吗?当时紧张吗?

  穆涛:我根本就没想到总理能点到我的名,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时总理说穆涛同志是哪位,叫我起来以后我心里特别激动,特别高兴,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把老百姓的心声反映上去了。

  为搞基层调研差不多走遍了东乡的乡乡村村

  主持人: 穆涛今年应该是28岁,你在当选人大代表的时候应该是23岁?

  穆涛:24岁。

  主持人:你讲讲当时你是怎么被推选出来的呢?而且当时你得知自己当选人大代表以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穆涛:其实我以前也没想过,真的没想过能当上人大代表,他们推荐我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高兴,因为作为人大代表是很神圣、很高尚的。但是高兴的同时我又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很重很重,像我们东乡有27万多的老百姓,要为27万多的老百姓负责,把这些老百姓的心声怎么样反映上去就成为你的责任。

  当选代表以后我深知自己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时我是上本科第一年,我那时候就更多地想着如何加强自己的素质,一直在学校学习,之后还要给自己补充人大方面的知识,还要看看别人是如何当好优秀代表的,在前任代表当中吸取一些经验,学习更多的东西真正地当好人大代表。现在又报了研究生。

  作为代表还要摸透老百姓的心声,就是要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就是要多下基层,多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和老百姓交流。

  主持人:你能数清自己下基层有多少次吗?

  穆涛:可以说我们东乡的乡乡村村我差不多都走遍了,数字都不计其数了,到了老百姓家里让我感触很深,心情很沉重,因为看了我们老百姓的那些生活,看了老百姓水窖里的水,还有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学到了急老百姓所急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

  主持人: 你平时和其他代表有交流吗?

  穆涛:我们交流很多,在这五年当中我们彼此学到了很多,在学习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他们如何当代表的经验,比如说我在庆阳的杨晓燕代表身上学到了怎样真正为家乡老百姓办实事,她一天要走七个小时的路到兰州给省领导汇报情况,我觉得她非常辛苦,每次都要带很多的建议以及老百姓反映的心声给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在她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就是急老百姓所急,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

  主持人:那你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你了解到各位代表所在地区的情况是如何的呢?他们的议案和建议落实的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家乡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穆涛:基本上甘肃的状况比较接近,大多还是围绕着老百姓的五难问题,“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吃水难、住房难”五难问题,像杨晓燕提出的一些行路难的问题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解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