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有卖点才能赢得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06:3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以更新的理念、更有力的举措促进文化产业成为许多代表发言的聚焦点。此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成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独具成都特色的文化产业。当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消费性产业发展时,应遵循经济规律,围绕消费品、消费者、消费平台三者关系做文章。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许多好建议。

  “我是一名商品流通企业的管理者,所以能感受到文化与经济间的关系。”全国人大代表、乐山“三八”商场总经理陈志坤认为,应该在地方干部中树立起文化也是消费品的观念,才能纠正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倾向。

  既然是消费品,就应该顺应市场规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以近年来逐步复苏的川剧表演市场为例现身说法:“事实证明,不是观众放弃了我们,而是艺术团体应该用什么方式与民众沟通。”近年来省川剧院每年的演出都达到了200多场次,去年更突破了300场。这得益于川剧艺术工作者之前做足了“功课”:深入研究观众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需求;融入巴蜀特色和巴蜀气派;用新的美学视点包装传统元素等等。只有市场接纳了,产业才会有发展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要有卖点。”全国政协委员贺大经建议,文化产业生产出的文化消费品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卖点,才能赢得市场。全国人大代表童若春认为,音乐剧《金沙》能获得成功,也正是由于其很好地结合了成都文化底蕴与市场需求,才会在国内外受到热捧。

  贺大经指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二个条件--培养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他建议,应该通过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发展文化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培养庞大的文化产品消费群体特别是农村消费群,也能为文化产业拓展消费市场。

  童若春指出,缺乏更多适合的展示平台是当前制约成都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因素,为此建议在成都多修建一些戏剧院、话剧院、艺术馆。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 徐晓眉 赖晓莉 陈文勇 李娅 钟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