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09:2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讯 前方报道组报道:今日9时,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有12位政协委员代表在会上发言。万钢委员在发言时表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万钢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对于我国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共中央站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积极试点,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东部先行、中西部和东北部积极跟进的良好局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地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统一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投入机制,努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三是统筹城乡收入增长机制,通过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措施,保障农民获得多元化的稳定收入,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建立城乡居民低保制度,让农村居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应当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由此造成的城乡差别也难以很快消除,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建议:

  一、统筹城乡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当前要特别重视规划和规划过程的严肃性、权威性。政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明确缩小城乡差距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各地的城乡发展规划要通过政协讨论与协商,人大审查通过,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的综合性。

  城乡发展规划在内容上应注重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特征、社会需求和文化背景,构筑特色,着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在时间上应由若干不同阶段组成,注重规划的阶段性;在措施上应采取综合性的重要举措,体现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上应与中央关于加快新农村发展的政策相衔接,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咨询作用。

  二、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发挥特色;统筹城乡生产要素,努力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区域差异大,要区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类别,各自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相互间功能互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背景支持内源发展。

  例如,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应当重点考虑承接城市部分职能转移,发展居住、服务、生产等特定功能;东部地区小城镇密集,应重点提升产业,完善功能,搞好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西部以及远离城市的小城镇应当重点考虑完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职能;风景名胜区应当考虑将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与周边城镇和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在具体做法上,建议选择条件较为适宜的地区建立实验区,不断积累经验,综合研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和理论。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条件。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明显落后。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

  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结合市域、县域城乡规划搞好村庄布局,引导农民向中心村相对集中建房,并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政府的投入重点放在路、电、水、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每年集中对一批村庄进行整治,连续实施十几年,从整体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农村生产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的需求。政府投入主要应用于农民个人无能为力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工程等,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要逐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帮助农村优化生产结构,建立特色经济,促进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快发展。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城乡公共产品投入力度,着力发展城乡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要坚持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城乡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均衡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统筹管理与合理配置城乡各种资源,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上来。加强基本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等多方位支持农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完善配套政策,使更多农民尽快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完善农村科技推广普及系统,促进农业科技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五、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不断增加收入渠道。要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

  针对困难群众,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从低保、医疗、上学、住房等各方面给予救助。通过户籍、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完善农民工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抓好农民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不断拓展收入渠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