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曼: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10:4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讯 前方报道组报道:今日9时,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有12位政协委员代表在会上发言。金曼委员在发言时表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金曼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

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入超”,处于绝对输入国地位,是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方面,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

  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甚至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

  另一方面,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现代化的包装,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我从事艺术工作20多年,曾随不同艺术团到过近20个国家访问演出,演出时也多是面对自己的同胞,在过去,主要是慰问华侨、传达乡音。而在今天,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文艺作品,要面对外国受众,要靠质量取胜,要深入当地社会,要让当地的民众了解并喜爱,这才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前文化交流中“西强我弱”的现实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西方和日韩的文化活动和文艺作品在中国大有流行风靡之势,比如英国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在上海演出时,一下子售出96场票、而且价格不菲;美国的大片、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作品,对中国文化形态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很强的冲击。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在与西方专业化的文化运作较量中处于明显劣势。我们欢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不排斥外来文化,而且要善于吸收其中的精华,但是我们更需要发展、丰富和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

  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入超”,客观上廉价为西方人培育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使我们文化工作者备受鼓舞。如何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复兴,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第二,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

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三,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四,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六,要借助通晓国际文化市场和运作的国际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优势,用符合国际市场的运作方式,推介中国文化产品,传播中国文化。

  民族要复兴,文化必须复兴。中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文化大国,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