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李大潜:别把院士当花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02:28 新闻晨报

  □晨报特派记者周凯

  “对一个并不富裕而又亟需提高创新能力的国家来说,投入重金搞科研,犹如贫困家庭送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一般。如果耗尽财力而无预计的成果,我们何以对得起这个时代。”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上海代表蔡达峰针对“学术腐败”现象作如上表示。

  蔡达峰等几位代表认为,应从审批制度、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铲除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

  审批信息应对全社会公开

  蔡达峰代表说,在有些科研项目的评审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行为。更有不少项目申请人,为了申报成功而四处游说送礼,申报成功后又搞答谢宴请。项目相关人员或单位之间串通、要挟或欺骗的情节时有传闻。

  “一旦科学精神、学术态度被名利侵害,并酿成风气,对民族创新能力危害甚大。”蔡达峰因此建议,科研项目申报和审批信息要尽量公开,包括项目申请、评审和主管的人与事的基本信息,都应该集中在一个公共信息系统长期向社会公开。

  经费资源不应过分集中

  罗家融代表认为,在我国,很多科研项目都是一个团队劳动的结晶,现在为了鼓励学术的带头人,把过多的荣誉和资源集中到著名学者身上,实际上效果未必好。

  他说,由于“著名专家学者”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

  罗家融表示,类似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上,拉关系、走门路并不鲜见。

  院士不应成为炒作手段

  全国

人大代表李大潜院士认为,绝大多数院士也是兢兢业业在搞学术的。但由于社会和媒体的过度炒作,由于评估体系标准中过分看重了一个单位院士的数量,导致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互相攀比,争相聘请院士兼职;一些单位把院士作为申请学术项目的冠名牵头人,以便能争取到巨额科研经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个别院士变成了“花瓶”,造成了虚假的学术繁荣,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表示,不应把院士炒得太热。院士并不是万事通,而仅仅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作出了比较出色的贡献。

  李大潜表示,院士不仅是学术方面的称号,也应在科学道德上作出表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