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方代表:学术评价无监督自主创新受抑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6:3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海明威、季明)“我国几乎就没有对学术评价进行监督的机制。有可能是‘创新性’但具争议的项目在‘一审’就被打分制淘汰,以及学术评价的不透明……创新冲动受到抑制。”全国人大代表、科技工作者李晓方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身为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的李晓方,在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件名为“关于建立学术评价监督体系的建议”。

  “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存在比较多的学术评价,如项目评审、成果评审、各种各样的技术项目鉴定会和项目、课题验收会等。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评价会,伴随着越来越多假教授、假院士、假成果和多种学术腐败的频频曝光。”她说。

  “除了这些当事人的学术道德底线崩溃之外,没有监督的学术评价也是科技管理机制的重大失误。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出现腐败;没有监督的专家,也同样会出现违背

科学发展观和造成学术腐败的现象。”李晓方说。

  李晓方在建议中具体列出了自己设想的一套监督办法,供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参考。

  她建议,对于打分制定量评价的学术成果或项目,不同专家评价结果差别最大的前10%项目,或者评价结果意见完全相反的定性评价,自动进入争议机制,请被评对象答辩或者请新的专家组复评。

  “因为争议往往可能蕴含巨大的创新,因为真正的创新是少数,创新本来就是多数服从少数的过程。科学史上巨大的创新一开始都不被当时的多数专家认可,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等。”她说。

  此外,她还建议,“为了减少行政运行成本,对专家库全部成员采取不良记录一票否定制,并且8年内不得再次进入专家库,也不得做任何国家科技项目主持人。”

  李晓方在她的建议中列举了如“评价失误、弄虚作假、收受财物”等8种“不良记录”情形。

  此外,李晓方还建议,“依法成立学术评价中介机构,并完全由中介机构进行学术评价。”

  “学术评价失误,轻则丧失一个很好的科学课题或技术发展机会,重则浪费国家的资源,甚至丧失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李晓方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