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电动自行车的禁和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7:06 央视《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播出节目《电动自行车的禁和放》,以下为节目内容。

  演播室:

  去年年底,广州市开始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和生产企业反应尤其强烈,还有市民因为电动自行车被扣把交管部门告上了法庭。电动自行车是近几年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出行工具,据全国自行车协会统计,已有超过2000万 人在使用,但全国各个城市采取的管理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禁,有的放,那么禁为什么禁?放又为什么放?在小小的电动自行车背后都牵扯些什么呢?

  解说:今年1月8日,广州市番禺区法院开庭审理广州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之后发生的第一起 诉讼案,被告是番禺区交警大队,原告是被交警大队扣押电动自行车的车主叶存环。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想告,想告谁,

  叶存环:应该说从12月7号那一天,我被他们扣了两台车。回来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劲,很生气。所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我一定要跟着打这个官司。

  解说:去年11月15日,广州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即日起在整个广州市区内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在15天的纠正教育期内暂不处罚,从12月1日开始违者将依法处理。而叶存环在一天内连续两次骑电动自行车上路,结果全部被交警查扣,叶存环不服,第二天就把广州番禺区交警大队告上了法庭。

  记者:他们扣你的车扣的不对吗?你觉得。

  叶存环:我觉得扣的不对。

  记者:人家公安局已经有一个公告了,说从哪天哪天开始不许上路,你这叫顶风作案。

  叶存环:在我认为的话就说国家已经赋予了我们有平等,自由选择,自由行走的权利,也赋予了我们有自由选择交通工具的权利,那我的电动自行车已经是合法的产品,已经有合法的身份,那就是说凭什么你说不能用就不能用。

  记者: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出来的这样一项政策,在你们市民心里面,在你眼里面,它的分量有多重?

  叶存环:可以说分量是很重的,但是你这个政策出来,你分量再重,但你总归也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老百姓的利益。你一纸禁令下来,那人家的那自行车都成了一堆废铁,你并且也没有一点补偿给人家,你说他这样的一个政策出来,你说我们能接受吗?接受不了。

  解说:广州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通告一公布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广东省自行车协会的统计,在广州市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总量大约是20万辆,广州市大大小小的生产企业有50多家,显然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的禁令将给他们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何小华(广东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禁令一出以后,我们马上通过媒体表示了我们对这个禁令的不理解和我们的反对。

  记者:你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何小华(广东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因为我们觉得这个禁令违反了上位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非机动车可以在我们这个国家道路上是可以正常地行驶的。

  解说:根据2004年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也就是说,国家大法赋予了电动自行车合法的身份。

  何小华(广东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当前的现实确实使是这么一个样,生产是合法的,销售是合法的,购买也是合法的,因为没有说购买是违法,没有这条法定,只是你一上路就违法了。

  解说: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电动自行车虽然具有非机动车的合法身份,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还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而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广州市正是根据这一法条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

  何小华(广东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我们认为它根本来说就不符合我们的根本的实际,也不符合我们广东的广大的中下层市民的需求。如果你把这个电动自行车这么全面地禁止了,对于这些市民来说,特别是对于中下层市民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电动自行车是他们必须有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

  解说: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调查统计,全国的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70%以上都属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用途是上班和上学。电动自行车的价格在2000元上下,靠蓄电池驱动行驶,速度一般可以达到每小时20公里,充电一次可以行驶40-60公里。

  杨新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教授):电动自行车,它这种方式跟公交比起来,跟小汽车比起来有一些优点,首先需要的空间很小,电动自行车的空间和自行车是相当的,第二对能源的消耗很小,如果使用汽车的话,一年的燃油消耗将近上万,那么使用电动自行车对油的消耗基本上是没有的。

  解说:近四、五年来,电动自行车开始大规模地出现在中国各个城市的道路上,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人已经超过了2000万。但是,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却采取了迥然不同的管理政策,,有像广州一样采取禁止和限制的,也有上海、苏州那样登记上牌就能上路的。早在几年前,海口、北京、珠海等地就开始禁止或限制电动自行车行驶,而且和广州禁令一样也曾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那么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在有的地方被广泛使用,有的地方又被禁止上路呢?两种决策的背后又出于什么考虑呢?

  解说:记者首先来到较早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海口市展开调查,海口市早在2003年,也就是电动自行车在海口刚刚出现不久就发布通告,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海口主要市区行驶,2004年又连续发布通告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市中心。2005年12月,海南省还在全国第一次为电动自行车的上路问题召开了立法听证会,可是直到现在,海口仍然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市中心区域。

  同期声:这里是海口市中心龙华区的龙昆北路,按规定电动自行车禁止驶入,上下班高峰的时候骑电动自行车的人比比皆是。

  记者:海口有一个规定,说是市中心不许这样的电动自行车上路,您知道这样的规定吗?

  行人:知道。

  记者:您为什么还要这样走呢?

  行人:我上下班很困难,转车、打车一个钟头多,现在加上坐公汽不很方便,我要搭一个多钟头,我把这个时间白白浪费在这上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骑这个东西方便。

  行人:这个车非常好。

  记者:你觉得它好在什么地方?

  行人:又方便又省钱,又没有尾气污染。

  记者:这个多少钱一个?

  行人:大概2100。3:每天充一次电,就用一天。

  记者:咱们算一下,您每天充电,电钱算进去有多少钱?

  行人:0.5度,一块钱一度,就是五毛钱。3:充满电就跑50公里,一公里才几分钱。

  记者:你觉得很值?

  行人:值,一天给我们省十多块钱,肯定老百姓很喜欢它嘛,很爱它嘛。

  解说:按照海口市禁止电动自行车的通告,凡是进入市中心的电动自行车都要被处以罚款。

  行人:也被交警罚过款。

  记者:罚过,罚了多少钱?

  行人:200。

  记者:为什么罚你?

  行人:这个车没有上牌,不能上路。这样讲。我们也需要交通,也没办法。

  记者:有一天你被警察抓了,又被罚钱了,怎么办?

  行人:那也认了,那也没办法。那你就得避着警察。有时也要避一下吧,为了省几块钱。

  记者:你站在一个市民的角度,我们替政府想想,他为什么要出台这个规定?你觉得。

  行人:我们目前也不了解删除

  记者:当时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决定,为什么市中心区域不让电动自行车进去?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因为当时海口机动车、汽车速度猛涨,增长速度比较快,另外海口的道路网络还是没有达到一定的规范,比如说现在我们海口道路应该是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像这个就比较符合道路建设标准要求,现在我们很多道路没有设非机动车道的。

  解说:海口在1988年海南建省之前还是一个县级城市,老城区的道路建设发展相对落后。直到现在,海口市区的大部分道路都没有专用的非机动车道,改造难度也很大,在市中心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包括后来出现的电动自行车都只能行驶在同一条混合车道里,而且这些道路都不太宽。另外海口还存在着大量的丁字路口,严重阻塞了车流的合理循环。

  杨漂平(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宣科副科长):它整个路网的情况就没有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它在车流的循环和分流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矛盾点,就是各路的汽车拥挤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形成了很多冲突点,这种冲突点需要第一个我们要合理的疏导,第二要适当控制一些交通工具

  解说:近几年来,海口市的机动车每天新增数量都在80-100辆,目前总数已经达到25万辆,同时海口一直都有着数量庞大的摩托车,最多的时候有近30万辆,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出于环保的考虑,海口市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停止摩托车上牌,计划在2008年之前逐步减少直至彻底淘汰摩托车。这几年摩托车已经减少了近10万辆,但让交警部门没有想到的是,摩托车少了,电动自行车却越来越多。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摩托车刚刚禁止,电动自行车马上就填补摩托车的空白,就是摩托车刚刚取消的数量,正好电动自行车马上就填补上来。城市本身机动车堵车的就比较厉害,再加上电动自行车插入进来以后,共同同时发展,大家都不限制的情况下,最后这个城市道路一个是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第二造成交通畅通堵塞。所以当时我们就把电动自行车跟摩托车也一样,参照摩托车道路限制它行驶,划入一个层次之内了。

  记者: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不是一回事?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电动自行车,跟摩托车有区别。

  解说: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交警部门所依据的主要标准有四项:速度不超过20每小时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要配备有脚踏,轮胎宽度不超过54毫米。但是据海口市交警部门的测算,目前全市的电动自行车当中,合格的仅仅占到10%,90%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外表看起来和摩托车非常相像。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那种超过四个条件的,现在我们叫电动摩托车,就是它体积比较大,跟摩托车一样大,第二它速度比较快,有的达到50公里的速度每小时,而且重量也跟摩托车的重量一样。比如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比汽车摩托车慢,汽车摩托车会撞它,它自己又是一个弱势受害者,如果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比自行车快,又会去撞人家,造成其它的自行车发生碰撞,发生

交通事故,人家也是弱者,他是强者。

  解说:据海口市交警部门的统计,近几年来,和电动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虽然海口市对电动自行车已经限制了3年多,但是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仍然逐步增加,据交警部门测算,现在已经有近10万辆。

  记者:如果不控制,你们对这些电动自行车也好,电动摩托车也好,你们不加控制,最后会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这是限制通告,很多人观望,没有买。如果真正放开以后,我估计海口很快达到摩托车以前的量,起码达到30万辆以上,

  记者:如果要达到这个数字的话,海口的交通会是什么样的?

  蔡军(海口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支队长):就不用讲了,海口的交通秩序,机动车也走不了,电动自行车也走不了,行人也很难走得通的,大家都很难走。

  解说:超标电动自行车比例过高;存在安全隐患;数量过多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这是海口市根据自己的道路情况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市中心的主要原因。根据媒体的报道,电动自行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广州、珠海等其他很多城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些问题在那些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是否存在?目前海口的人口是70多万,而江苏省苏州市的人口有230多万,那么它为什么会允许电动自行车车上路行驶呢? 记者前往苏州展开调查。

  记者:苏州的大街小巷里面随处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在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面,有相当多的道路是没有划分出一条非机动车的专用道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的一种,那么从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苏州市政府就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呢?

  王锡忠(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苏州最大的一个特点我们的古城区是一种路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式的路网结构,而整个路网主干基本上在12米左右宽度,但是我们拥有很多资源,就是1400条小街小巷,其中有670条都是5米到7米的小巷,而这些小巷的汽车是不能出入的,而只能拥有自行车、电瓶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是它发展的一些广阔的天地。

  解说:苏州早在1998年就开始对电动自行车实行了登记上牌管理,只要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的都可以上牌,而且上牌的手续和普通自行车一样简便。于是苏州的电动自行车数量迅速猛增,目前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已经高达72万辆,成为仅次于自行车的主要交通工具。

  记者:这个数字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程惠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作为政府层次来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像电动自行车是作为非机动车,和自行车一个等级,就在两米宽左右的道路上行驶,这对道路交通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全部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这对交通顺畅作为管理部门压力很大。

  记者:一方面方便老百姓,但另外一方面使交通更加拥挤,怎么办?

  程惠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我们采取严格控制。

  记者:什么叫严格控制?

  程惠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让电动自行车的发展速度不能像前两年这么快。

  解说:为了控制电动自行车的增加速度,苏州市在三年前开始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严格的管理,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江苏省经贸委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品牌目录,同时还规定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也必须按照这个目录进行销售。但是近几年,苏州电动自行车的总量还是在不断攀升,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占到非机动车事故的60%。

  记者:如果是禁,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程惠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如果禁,群众肯定是不同意的。如果这个政策出台以后,群众都反对,那政府就不要做,做了以后肯定没有效果。因为政府公共交通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没有达到,你去禁,我认为是不切实际。

  解说:目前在苏州一般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四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公交车、和小汽车,据交警部门的统计,目前苏州的公共交通只能满足市民16%的出行需要,超过一半的人还需要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王锡忠(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他的需求,也是他的意愿,应该这么做。我们的理解不光是政府发一个号令,你就可以禁了,我72万辆下个通告,能淘汰的吗?淘汰不了,所以不能干这个蠢事,一定要水到渠成的时候,你应该是逐步引导,政策的引导,或者经济补贴的引导,特别是让他感到我这个不方便,而其他交通工具,出行方式比这个更方便。然后才能达到自觉自愿的淘汰。也就是公交发展到一定发展的水平,而乘公交的钱和公交的便利比你搞一个电瓶车要方便。

  解说:在苏州市未来的交通规划中,重点是发展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预计到2012年将建成两条轻轨,为逐步淘汰电动自行车创造条件。而且苏州已经开始对600多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建设专门的道路系统,使城市道路形成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个系统,更加方便电动自行车的出行。

  王锡忠(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加强管理,创造条件,逐步淘汰。”这是我们政府定的一个战略的目标。目前情况下条件是在逐步的创造,这里面有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应该说电瓶车还是一个发展空间,要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强管理。

  解说:面对电动自行车上路给城市交通带来的种种问题,面对方便群众和增加管理成本的两难处境,不同的城市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有专家指出,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不仅仅是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矛盾和冲突,更是城市生活中不同社会群体权利的取舍和利益的重新配置。

  同期声:

  街头采访

  记者:城市的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在拥挤的大街上,已经有公共汽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行人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出现了电动自行车,那么它的出现,无疑就会对已经存在的各方利益或多或少的带来影响,那么对于大家来说,又怎么看待这个电动自行车呢。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2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