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跑两会网络圆桌研讨会实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9:19 中央电视台
小丫跑两会网络圆桌研讨会实录(组图)
小丫谈跑两会经历

小丫跑两会网络圆桌研讨会实录(组图)
中央电视台广经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先生

小丫跑两会网络圆桌研讨会实录(组图)
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汪文斌先生

  “小丫跑两会”(blog)研讨会今天下午14:00召开,对七年来形成的固定品牌进行总结和提炼,力求在今后的报道中推陈出新,形成更大的影响。以下为会议实录。

  马洪涛:大家下午好!我是《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马洪涛,非常高兴为大家举行今天下午的这个会,我们这个会议的名字叫做《小丫跑两会》,网络圆桌会议,我觉得圆桌的意思是我们大家可以围在一起畅所欲言,虽然我们今天的桌子不是很圆,但是也请大家放开的说;网络的意思,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在研讨的同时,所有的内容也将会通过网上进行直播,这样一来不得不提醒各位,因为我们直播的时间有限,所以请各位在发言的时候,把自己的发言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我们在内容上没有限制,但是在时间上有所限制,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传媒界的几位人士。

  中国视协理论研委会的副主任王甫,《新京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王跃春,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研究会理事长白谦诚,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教授吴郁,中国社科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徐舫州,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欢迎大家,还有一些媒体朋友,《半岛都市报》、《城市晚报》、《成都商报》、《海南都市报》、《每日新报》等一些媒体的参与。

  今天还有我们中心的领导,第一位是中央电视台广经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先生,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汪文斌先生,欢迎您。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兼经济频道副总监韩建群先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副总监刘保平先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助理许文广先生,《经济半小时》的制片人高先民先生。

  对于《小丫跑两会》,我先说两点,我个人认为他是贴近百姓的,不断创新的时政报道的品牌,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这几年《小丫跑两会》发展的脉络,其实一共是7年的时间。第一次《小丫跑两会》应该是在01年的两会上,我们刚才还看了一下资料,当时这个节目特别的简单,小丫在人民大会堂做一个出镜的报道,深入现场做采访调查和报告,出现在矿井下井的镜头,也会出现在医院挂号难的现场,还有在学校、公交车上,采访调查公交专用线怎么使用的镜头。去年小丫在两会期间,专门开通了一个两会的工作博客,这也是一个创新,而且这个博客曾经创造了两会期间日点击量最高的一个记录,这样一些创新让小丫在每年的两会当中都脱颖而出。我们经常会有一个创新出来以后,就有很多的兄弟媒体和栏目一起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当然最具标志性的时刻,我想应该是在总理的记者会上,小丫得到了最后一个向总理提问的机会。当然过去的这些成绩,虽然让我们今年的两会报道,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站到了一个,让兄弟栏目非常羡慕的一个高度,但是也是这样一个高度让我们的持续创新变得更加的困难,我们今年都看到了这样一个节目,这个节目是我们今年《小丫跑两会》播出的第一个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想大家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尝试,第一个我们的形态从过去的新闻专题变成了一个演播室的谈话节目,而且我们在舞美和内容设计上有情景剧的元素,这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谈话节目,就变得更加的负责。第二个尝试,我们在突出家事和国事的主题,每期我们都从一个家庭开始,让大家思考一个关系和谐社会的命题。第三,就是用代表的议案或者提案,作为一个结尾点。我想在刚才的节目里面,各位专家和领导应该也都看到了这样的一些尝试,当然我想一会儿各位专家和领导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更重要的指导,我想《小丫跑两会》这些年的顺利成长,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台里和中心的领导对这个节目的关心,以及一些直接的决策,所以我们首先想请我们经济频道的总监郭振玺先生给我们讲话,欢迎。

  郭振玺:我讲话喜欢说三句话,第一句向大家表示欢迎和感谢,欢迎和感谢我们的专家们,我看了一下,在座的都是我们声望很高的专家,过去给我们很多帮助,也给我们很多指导,所以向大家表示感谢和欢迎,当然还有我们合作的媒体,这一块也是一直对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给予很多的支持和配合,也表示欢迎和感谢。

  第二句话,今年我们的两会报道我们也是经过广泛的讨论,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包括大家刚才看到的《小丫跑两会》的创新,也包括我们今年其他两个板块,像老外看两会,两会三人组,我们的三个出镜记者来强化现场报道;另外还有一个创新,我们落实我们主任提供的台网联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和网站一起联合策划,使传播平台能更好的扩展,关于这一块儿汪主任待会儿还有介绍,其实过去的一年,在台网联动这一块儿,网站和我们各个频道的兄弟部门都进行了很多很好的尝试,我们经济频道也是受益良多。我们请大家来,帮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我们在创新方面,有哪些做得可以进行总结的,有哪些做得还不够,还需要进行完善的,这样的话希望大家给我们汇总一下,虽然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我们有了很多的创新,这些创新对不对?有没有价值?这就请各位专家帮我们汇总。既然请大家汇总,大家什么话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请大家来就是要帮我们找毛病的,帮助我们提炼的。

  第三句话,我们也想着在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给我们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我们能够把特别节目当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互换到我们的日常栏目当中去,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既然要实现的话,就有待于大家给我们比较准确的总结和把脉,我们也注意到我们在特别节目方面经常有一些创新,但是这些创新有时候很难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栏目当中去,这个如何落实,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课题,这个也请今天到场的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给我们出出意见。我就说这么多,借这个机会,再次向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向各位网友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马洪涛:谢谢精彩的三句话,又给了我们新的要求。下面我们就请汪主任给我们发言!

  汪文斌:首先我是非常非常感谢广经中心,广经中心不仅在电视上有很多的创新点,而且对于网络的重视也是在中央电视台各个中心里面首屈一指的,对很多观点都是很有见解的,现在提出来的叫整合营销,我提出的叫台网联动,我觉得这两个可以结合起来。

  正是因为有郭主任这样的见解和观点,就使《小丫跑两会》不仅仅成为电视上的创新的点,而且成为网络上面一个创新的点,我觉得这应该是成为一个很好的范例,能多媒体的来传播这样一个内容和品牌。

  《小丫跑两会》毫无疑问,它具有成为品牌的要素,小丫也是我们台里首屈一指的优秀的主持人,她体现出来的善良,善解人意,体贴就得到了很多的观众的认可,她是亲和的,老人可能觉得她是女儿,同年龄的觉得她是兄弟姐妹,男性可能会觉得心目中的恋人,女性可能觉得她是姐妹,孩子觉得小丫是姐姐,就是说她有广泛的亲和度,广泛的接受度,这样的话,在电视上她是很亲和的,她因为亲近、亲和为普普通通的百姓和网民所接受。广经中心01年创《小丫跑两会》这个电视品牌,去年实际上做《小丫跑两会》的博客,今年又做《小丫跑两会》的播客,这个主意不是我们搞网络的人提出来的,这个都是搞电视的人提出来的,然后我就觉得,他们用多媒体的思路来传播这样一个品牌,我觉得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去年我记得博客在新浪开的时候,访问量就上百万。今年我看小丫两会播客,在央视国际上面,六篇,访问量也有20多万了,所以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创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

  《小丫跑两会》,跑字提的也非常的好,他是代表了很多。在网络上,很多的网民让他们觉得在跑两会,作为代表,在提问,代表人民的心声。因为网民有太多的问题需要问人大代表,需要问高层的领导,我们开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开完以后反响也很大。这就代表网民对于政治、民生的高度关注,在这里也可以充分的显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丫跑两会》也是代表了广大的网民对于所关心的问题,由她去完成。

  第二,网络现在跟电视紧紧的捆绑在一块儿,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在内容上,在经营上我们都是捆绑在一块儿的。《小丫跑两会》这个工作方式,这种机制也是非常好的,我们从最开始策划的时候,带着广电整个团队到我们这儿来,然后我们大家一块儿的磨合。

  最后再说一个,台网联动,整合营销把电视跟网络紧紧的捆绑在一块儿,多媒体的传播之路,无疑是一种趋势,现在我们除了网络之外还有手机,也是可以传播的,我们现在IP地址也在测试,还有移动电视,这些都可以为电视这个品牌,在整个多媒体的传播上,就是整个面可以合作得更广,还有以后希望可以合作得更深,然后广电人员郭主任就说我们干脆在一块儿,弄一个频道或者怎么着,我们一块儿来做,我们也想着提供这个东西,比如今后像《小丫跑两会》这些东西,我们要台网联动,我们直接提供一个平台,然后由电视队伍来办,他实际上是一个多媒体的队伍,进行多媒体的策划,实现的是多媒体的传播,这个工作机制就可以结合得更深一些。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