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岭:四点建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8:3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讯 记者王喆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本应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可是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却与之相悖。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意味着国家培育的人才过剩,社会仍需要大量在某一领域能力突出的人才,有些岗位甚至人才稀缺。”全国政协委员刘玉岭在两会上提出,要尽快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刘玉岭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众多原因。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一些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需错位。

  其次,教授的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课程缺乏特色。经调查,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

  再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因为很多企业招聘的学生,缺乏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都不能立即投入工作,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对其培训。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 37—40%,而我国仅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为此,刘玉岭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改革教学方法。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工作,强化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各高校要从教学、教师、教材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用就业率和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第二,高校营造活跃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创设多学科相互交流的环境,鼓励学术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氛围,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学校不仅要在学生毕业学期开展应急性培训和就业指导,更应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使学生本身与社会发展,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同频共振。

  第四,学校要切实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国家应制定相应的

政策法规,使用人单位有义务接纳高等院校学生的对口实践,并对承担学生实践的企业实行政策激励,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成为某些岗位的“熟手”。这是解决学生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解决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刘玉岭委员指出,大学毕业生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学校和社会双方面改革促进,才会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才会带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刘玉岭: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