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长:怎样看待高校巨额债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6:42 人民网

  观点提要:

  高校巨额债务是在国家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形成的;

  

  高校的贷款形成的多是优良固定资产;

  

  要总结经验教训,“校园不是公园”,高校不要奢侈、豪华

  怎样看待高校巨额贷款?

  “首先声明,东北大学的发展是靠自己积累,没有一分钱债务。”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3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爽快地说,“或许这样,我更有发言权,更能可能的看待这个问题。”

  赫冀成代表说,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得到公众支持。高等教育大家更关注,教学质量是不是滑坡,上学贵、就业难等问题,广为关注。对高校贷款,我有三个观点;一,在国家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利用贷款提前发展,满足老百姓上大学需求,是积极措施;二,不要一味职责,高校贷款形成的不是

不良资产;三,要总结经验教训,高校贷款应量入为出,把握标准,要切实避免豪华、奢侈,“校园不是公园”。

  赫冀成代表说,债务总额大约2000亿元左右,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要一味职责,关键要总结经验教训。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不好的非理性倾向。例如最近,作家叶永烈写了何智丽一文,网友跟贴,我浏览了一下,骂的不堪入目,事实上叶永烈写得实事求是。

  为什么会有贷款?1998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623万人;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完成了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收高等教育的愿望。但同时,国家财政投入并未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增加,还差很多。本来应由政府掏的钱,大学校长去“化缘”了,很长时期,包括现在,大学校长最愁的是钱。

  第二,要界定高校贷款的性质。这不是什么不良贷款。这些钱没有形成泡沫蒸发,而是形成了固定资产,变成了校园、校舍,建筑,购置了仪器设备,聘来了专家教授,发展了学科,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这些条件还将长期使用,培养人才。

  第三,要总结经验教训。前一阶段国家对高教的投入不存在超前的问题。对教育的投入本该有一点超前的,但我们一直没能做到,所以产生了大批银行贷款。高校贷款要量入而出,要适度;在校园建设上的豪华,奢侈,甚至奢靡,确实应该避免。大家在东北大学校园转一转,我们就没有一处豪华建筑。

  银行是要考虑还款的问题,问题是这笔钱该由谁来还。许多高校当初的发展都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实现的。现在钱借来了,地征下来了,学校建好了,新生进校了,钱由谁来还?目前许多学校是在节衣缩食还银行利息,在牺牲教工收入维持学校运转,很多高校很辛苦,这不是长久之计,应该进快采取措施。

人民网
记者 何勇 赵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