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20:5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张淼淼、张旭)今年两会上,煤矿工人谢延信在前妻去世后,几十年照顾她的双亲和智障弟弟,以爱支撑起两个家庭的故事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代表委员建议将谢延信事迹编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全国政协委员尚秀云、全国人大代表夏林等人的呼声在两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回家工程”启航了

  人称“法官妈妈”的全国政协委员尚秀云眼下身体力行的就是把那些违法但被处以非监禁刑的流浪残疾未成年人送回家。“那些流浪聋哑孩子,必须帮他们找到家,”尚秀云说,“不然,黑恶势力立即就会把他们拉回犯罪道路。”

  “未成年人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全国政协委员、电影《法官妈妈》编剧王兴东认为,只靠打掉几个犯罪团伙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加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力度以及保护好他们的家庭是个有效措施。去年以来,尚秀云所在的北京海淀区法院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心人捐赠的钱,启动“回家工程”,把9名处以非监禁刑的违法残疾未成年人送回到自己遥远的家中,亲人相见时,场面十分感人。尚秀云说:“法理虽然无情,但人必须有情、社会必须有爱,孩子的身心才能真正‘回家’”。为了让更多相似的孩子能够快些踏上回家之路,两会期间,尚秀云、宋莹等法官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并得到了积极回应。

  社会期待“爱家工程”

  当这些孩子踏上回家之路时,一个问号就产生了:如果这个家庭是问题家庭怎么办?

  “因为长期缺乏温暖的沟通,在北京的流浪孩子中有10%是和家里怄气临时出走的,同时又有10%的流浪孩子是为了追寻父母,盲目进京的。”尚秀云的思考从孩子转向背后的问题家庭。

  北京市西城区关爱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钱红林提出,现在全社会都很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但其实更根本的是和谐家庭建设,核心是让成年人拥有良好家庭理念和相处技巧。

  二十年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稳定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家庭相关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但家庭建设没跟上。据公安部去年发布的信息,成年人因为家庭、恋爱等矛盾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逐年增多。2006年底,上海芦潮港镇的一对对夫妻,突然纷纷

离婚,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结为夫妻,继而再离婚。如此闹剧,就是为了多挣些征地安置房补贴。这警示:在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的神圣性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家庭既是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张秀兰教授的话,道出了家庭建设的长期性。“必须大力提倡热爱家庭,重振家庭理想,把家庭的神圣性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组成部分,使和谐家庭建设成为全社会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夏林说:“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了,又何愁社会不和谐?”

  让“和谐家庭月”走向四季八方

  两会期间,一些“爱家工程”在会内会外悄然启动。“‘三八’节一过,我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的‘和谐家庭月’活动”,北京市西城区妇联主席刘金耀对记者说,目的就是要在大都市中心区把和谐家庭建设向前推进一步。

  “以“全民家庭教育日”促进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与生活。全国政协委员尚秀云的这个提案得到了30位委员的积极赞同和响应。“构建农民工和谐家庭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丛连彪提出,要发展

农业产业化,促进小城镇建设,让部分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也能实现务工。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家庭政策的支持,张秀兰教授提出,这包括政府要在经济上支持家庭,为家庭特别是那些承担养老和育幼责任的家庭提供帮助;政府要鼓励或要求工作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行使其家庭责任的工作制度;在社区建设方面,需要注入家庭政策概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