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5月将现中华鲟抢救高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9:15 上海青年报

  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传来的好消息称:1月18日本市发现的一条受伤中华巨鲟经过54天的全力抢救与治疗已经进入康复期,将于本月底从目前70多平方米的“重症监护房”搬到300平方米的“普通病房”。记者同时获悉,今年4月下旬,我国将在长江流域首次进行全流域集中放流,而作为中华鲟幼鱼唯一的天然栖息地及中华鲟成鱼洄游的必经通道,崇明东滩附近水域将可能在5月底迎来一个受伤、误捕中华鲟的抢救高峰。有关方面目前正在积极调整应急预案,以应对压力。本报记者朱文娟

  落难中华鲟迁入“普通病房”

  “54天来,我们坚持24小时监控,定时给它打营养针。”管理处副处长刘健告诉记者,目前这头鲟每40秒钟周游水池一圈、每分钟摆尾20次、每天“旅游”10-20公里,比起刚救起时6-8小时摆一次尾的状态好了很多,其康复情况已经超出了工作人员的预期。

  “但是目前我们还不敢给它大挪动。”刘健说,就在前几天,这头鲟有过一次应急反应,脑袋探出水面,居然扯动伤口出血了。“这让我们更加慎重,目前还不敢给它作内伤方面的检查,也不敢太折腾它。”刘健预计,到本月底,落难鲟的体外伤口有可能完全愈合,伤口也不会再绷裂。届时,将会给它作一次大体检,然后把它搬进隔壁300平方米的大池子里去。

  早在1月下旬,保护区管理处就已经在崇明临时基地改造了两个总面积达5亩的池塘,以接纳原先居住在大池子里的118尾3龄中华鲟。昨天上午,经过近3个小时的忙碌,这些中华鲟分成两批乘坐8辆车,被送往崇明。

  崇明东滩水域可能迎来抢救高峰

  刘健向记者揭开了这头鲟之所以受如此优待的秘密。他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抢救这么大的中华鲟的经验,而这段时间经验的积累,将对他们改善应急预案,及时抢救中华鲟提供很好的借鉴。

  “今年4月下旬,我国将在长江流域首次进行全流域集中放流,届时,10万尾水生生物将被放入长江,本市预计将放流2000尾中华鲟。”而由于位于长江口崇明东滩附近的水域,是中华鲟幼鱼唯一的天然栖息地及中华鲟成鱼洄游的必经通道,是中华鲟的“幼儿园”,所以这么大规模的集中放流也有可能导致5月底受伤、误捕中华鲟的抢救工作出现一个高峰。“此外,现在渔民遇到珍稀鱼类上报的意识越来越强,也导致抢救任务越来越重。”刘健补充道。

  强化“两地三动物”

  针对性救急

  近段时间,受伤中华鲟、巨型棱皮龟、怀孕小抹香鲸等珍稀动物频频搁浅,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认为,这与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积极上报有明显关系。“尽管我们在抢救珍稀动物方面有明显进步,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庄平说,目前我国的抢救工作存在救护快速反应装备不够、救护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缺少专业志愿者等问题。

  对于可能即将到来的抢救高峰,刘健表示,“我们已经根据这次抢救巨型中华鲟的经验完善了应急预案,特别针对陆地和水域两个搁浅地点以及中华鲟、海龟、鲸类三种出事频率较高的动物给予了充分考虑,以提高抢救的存活率。”此外,记者从本市渔政部门也获悉,对于渔民的报案,多个部门会进行及时联动,专家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据伤情状况及时赶往现场进行救护治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