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社会科学院史学专家阎崇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0:10 河北日报

  "我能吃苦,像农民;我很勇敢,像渔民;我又机变,像商人。'变里有不变,不变里有变'。对我来讲,这次是电视台把我逼上讲坛了,我变了;但是我一辈子研究清史的工作不能变,这是我学术的根本,我要在变与不变中坚守我的本分。"

  --阎崇年

  人物名片

  阎崇年,生于1934年4月,山东蓬莱人。1949年1月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六中,后考到北京师范大学,1980年进入北京社会科学院。

  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和《燕步集》共4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传》等。

  2004年5月,开始走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在荧屏上为观众讲解《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并一炮走红,随后出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袁崇焕传》、《明亡清兴六十年》等书籍也一度热销,先于易中天、于丹等成为从《百家讲坛》开始为大众所熟识的学者。

  3月17日上午9时,能容纳千余人的廊坊市明珠影剧院内座无虚席。由共青团廊坊市委等单位主办的"和谐廊坊·市民文化大讲堂"第15期在这里拉开序幕。

  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来自北京社会科学院的史学专家阎崇年老先生微笑着走上讲台。

  "这是我第一次到廊坊。但廊坊人民的勤奋好学、精神昂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是周六,大家放弃休息的时间来到这里,交流知识,我很感动。现在还没过二月二,我给在座的诸位拜一个晚年!"

  阎老一席亲切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和台下听众的距离。在随后长达两个小时、主题为"读史明智:袁崇焕的业绩与精神"的演讲中,阎老妙语连珠、声情并茂,赢得了一次次热烈持久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阎崇年先生接受了笔者的专访。面前这位73岁高龄的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讲到兴处常会爽朗地笑起来。

  1、"第一坛好酒"

  [背景]2003年,央视10套的科教类栏目《百家讲坛》收视率一直在科教频道的末位徘徊,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2004年5月,阎崇年入主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阎老先生疏淤理脉,用通俗生动而不失权威的语言,步步设疑、引人入胜的讲述方式,使清朝十二帝的形象真实而丰满地立在观众面前,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创下了10频道收视率历史之最。阎崇年"正说"历史渐成一种现象,而由阎先生讲稿整理出的同名图书一路热销,在排行榜上持续走高。

  很多观众对《百家讲坛》的关注始于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口号中,阎老先生和他的《清十二帝疑案》被公认为"第一坛好酒"。

  笔者:当初在您进入《百家讲坛》讲《清十二帝疑案》后,节目的收视率一路攀升。可以说,您是充当了一个"救场"的角色,也因此成为了坛中走红的"第一人"。当初您想到了后来的一系列结果吗?

  阎崇年:没有想到。2004年,《百家讲坛》正准备开一个题目,叫《清十二帝》。按计划,准备请12个学者分别来讲12个皇帝,因为早在1983年,我就写过一本《努尔哈赤传》,他们就请我讲努尔哈赤。我本来说,算了吧,不一定讲得好。他们便三次来家里请我,我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就答应试一试。说不行的话,你们就给毙掉。没想到,第一次录播的现场效果非常好。录完以后,《百家讲坛》的编导就请我吃饭,让我把后来的皇帝都讲了,这就是大家后来看到的《清十二帝疑案》。

  笔者:您认为这个成功归结于哪几个原因?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之所以受大家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戏说"之风盛行,清宫戏热播,几乎家喻户晓。对于历史,人们弄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老百姓如今不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了解历史的真实。我要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这符合了观众的需求。

  此外,在节目中,编导从我开始加入了悬念。在节目编排上设置层层悬念,又一个个解开,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而紧扣观众的心弦。在演讲中我还加入了历史故事、逻辑综合、理论分析,让整个演讲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笔者:这次"触电",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为公众人物的经历在您一生当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阎崇年:"触电"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转变。

  作为一个学者,我人生经过了几次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文革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一个普通学者转变为一个专门研究清史的学者;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我又专攻清史里面和满学有关的部分,这期间倡议组成满学研究所、满学研究学会,出了满学研究丛刊,召开5次国际满学研讨会;第三次,就是2004年到现在,我走上电视,用了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把我45年的满学学术研究成果普及给大众。

  笔者:这次转变是否可算作一个阶段性的成功?

  阎崇年:应该算是一个进步吧。

  笔者:近期正在忙什么,有什么新计划?

  阎崇年:正在和央视商量一个新的系列,其中要开一个新栏目叫《读经心得》,我可能会去讲。还有现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清宫疑案正解》也已结集成书,将在今年4月8日首发,目前还在修订中。

  2、读书,还是读书!

  [背景]曾去阎崇年家中亲自邀请阎老来廊坊讲座的共青团廊坊市委副书记侯贵松告诉笔者,阎家给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家里到处都是书,桌子上、沙发上随处可见。

  随行的阎老的夫人解立红女士证实了这一点:"我家就是一个大书柜,根本分不出什么客厅书房,家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能做书柜的都装满了书。有多少册藏书我都数不清。"

  阎夫人还告诉我们,在家里,他们夫妻闲聊的话题永远是历史。他们的孩子在2003年的高考中,一举夺得北京市的文科状元。阎家还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学习型家庭"荣誉称号。

  如今的阎老,虽73岁高龄,依然每天清晨4时起床开始读书工作,晚上11时才休息,几十年如一日。除了读清史研究方面的书,他还广泛涉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大量中国古典著作。

  笔者:您除了在外讲座,每天在家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阎崇年:读书,还是读书!我会玩的东西不多,所以基本上所有时间都与书为伴。看书看累了,我就看报,看报看累了就看杂志,再累了就敲电脑、抄材料。

  笔者:这是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吗?

  阎崇年:可以这么说。1963年,我被下放到南口农场劳动,为了能学习,我带了很多书,有毛选、马恩全集,还带了许多当时被归入封资修之类的线装书。

  我能够有今天的学术上的积累得益于下放的3年遇到了一位好领导,当时有人反映说我看封资修的书,他就给我安排上夜班,这样就可以使看到的人少一些。

  十年"文革"也被我很好地利用了起来,这期间我抓紧时间看书,写成了《努尔哈赤传》。

  笔者:读史时,您个人最喜欢哪段历史?

  阎崇年:最喜欢读清朝开国史,它是我研究的主要课题。清朝的"兴盛衰落"四个阶段,我研究的是第一个阶段"兴",也就是开国史,它对我们今天有很多借鉴意义,因为当今我们国家也处在正兴起的阶段。

  3、"两栖"学者

  [现场]3月17日一早,廊坊市明珠影剧院门前便堆满了人。听说阎崇年要来,为一睹学者风采,很多市

  民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影剧院门外等候。听讲的人群中,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讲座结束后,阎崇年现场签售他的几本著作,排队等候签名的队伍从影剧院贵宾室排到了大厅门外,足有几百人。中华书局编辑汤涛告诉笔者,由阎崇年讲稿整理结成的书籍《正说清朝十二帝》至今已售出46万册,《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也已销出30余万册。

  正在廊坊石油管道局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的小学生唐士齐捧着厚厚一摞书让阎爷爷签上了名,还悄悄塞给阎老一封信。他告诉笔者,这是刚刚在听课时写的,信里写道:“听了您的课,我觉得收获很大,长了知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笔者:以前,我们总会觉得学者高高在上,而学者也常会感觉知音难觅,这是为什么?应怎样处理学术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阎崇年:其实学者并没有高高在上,只是他写的东西是阳春白雪,老百姓看不懂。我曾写过一篇论文,我估计全世界能有3个人看就不错了。因为学术论文并不面向大众,而是给同行看的。比如史学,它有传承、文化、学术、社会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作品具备不同功能。

  关于“学术化”与“大众化”,我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出现“注”、“疏”、“论”、“解”等学术表述形式,不要把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两者绝对化、对立化。

  历史要走向群众!历史学的发展经过为神服务、为君服务、为民服务三个阶段,现在史学应当迈向广大群众,为民服务。

  笔者:也就是说学者确实应该走出书斋,向大众普及知识?

  阎崇年:不一定,学者不是一元的,有多种类型,分为学术型、教育型、编辑型、管理型学者等等。

  笔者:您属于哪一种?

  阎崇年:我原本属于学术型学者,现在既做学术研究,又做学术普及———两栖,哈哈!

  笔者:您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准讲稿,放弃了很多做研究的时间,这样值得吗?

  阎崇年: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历史学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向大众普及,这是史学工作者神圣的天职,知识来自于人民,还要回归人民,我有这个责任。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会推动我的学术研究,教学相长嘛。

  笔者:从您和于丹、易中天等学者的备受欢迎,我们看到了在如今经济快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条件下,人们对精神产品的渴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阎崇年: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社会很安定,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比如廊坊举办的这十几期文化大讲堂,那么多人来听,这说明了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4、“明星”背后

  [现场]3月17日13时左右,简单用过午饭的阎崇年一行便匆匆离开廊坊。他们要赶往天津,晚上阎老将在南开大学演讲。

  去年12月,共青团廊坊市委副书记侯贵松到阎老家中邀请他来讲课。侯贵松清楚地记得,当时阎老拿出一本挂历,指着3月份上面几个没有打钩的日期说:“大概只能安排在这个时间段了。”

  阎夫人告诉我们,成为公众人物后,阎老就一直在奔波中度日,几乎没有休息日,现在讲课的档期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份。

  采访中,阎老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大部分是从各地打来,邀请他去讲学的。

  笔者:因为有了您在《百家讲坛》上的精彩讲解,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作息时间,您自己的日常生活规律是否也从此被打破?

  阎崇年:对,这3年来可以说是寝食不安。每次我都要确定每一讲的特点、重点,观众的兴趣点,要调查、分析、考证史料,45分钟节目大约讲五千多字,我要准备两万字的文稿。从周一写到周四,周五串稿子、给家人讲,周六修改。

  笔者:把枯燥的历史整理表述成为老少皆宜的历史故事,应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怎样的思维过程?

  阎崇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原来是做学术研究的思维形式,占有材料、分析材料,都是一种逻辑思维。而讲课并不是,它要按照观众的需求来安排内容,学者关注的,观众不一定关注。我开始不习惯,写完讲稿后先和家人、朋友、街坊邻居们讲,如果他们听不懂,我就再改。

  笔者:成为公众人物之后,适应这种忙碌的生活吗?

  阎崇年:主要就是电话、信件、请我作报告的多,忙不过来。光作报告我已经走过了三十几个城市。去年春天杭州于谦研究会出论文集跟我约一篇文章,我一直没有时间,大前天他们又来信,说就等我这一篇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在昨天、前天把手机关掉,赶写了出来。

  笔者:是喜欢现在的生活,还是以前清静的学者生活?

  阎崇年:各有各的乐趣,静下来以后可以做研究,和大家接触也有乐趣。譬如说,我到一个地方演讲,1500人的礼堂,来了4000人。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我情绪高涨地讲了两个小时,又被要求加了两个小时,听众还不停地提问题,几千人排队和我合影,一开始两个人照,后来十个八个的照。尽管累,但是能够和大家进行心灵沟通,很高兴。

  笔者:成为“明星学者”后,还有哪些让您感动的事?

  阎崇年:很多。比如一次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书,读者从八楼排到了地下二楼停车场,其中一位81岁的老人就是从地下室一直排队走到8楼。还有一个石家庄上初三的男孩子,以前玩电脑游戏很着迷,后来听我讲袁崇焕,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他就开始在课余时间看书,慢慢地就从游戏中走出来了。

  5、“闻过则喜”

  [现场]在明珠影剧院的签售现场,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孩白冰拿出一本自己去年买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递给阎崇年。

  待签完名后,她说:“阎爷爷,我从这里面挑出一个错误。”说着翻开书中第234页,指着光绪所作的一首《围炉》诗告诉阎老:“这句‘万户凛寒飞’中的寒飞应该是‘严风’!”

  阎崇年笑着拍拍孩子的头:“真是好孩子!不简单!这个确实错了,后来我们再版的时候更正了这个错误。谢谢你!”

  笔者:您曾经说过,如果遭到批评,“闻过则喜”,是这样吗?

  阎崇年:对。原来我写的那本《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光绪皇帝的珍妃,书上印的“诊”,应该是我的五笔字型打错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看出来了,打电话给编辑部,我知道后签名送给小朋友一本书,再印就改过来了,很高兴。

  笔者:平常看网上对您的评论吗?

  阎崇年:不上网。

  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批评是什么?

  阎崇年:应该是说我“扬满抑汉”。

  笔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阎崇年:不存在这个问题。我讲《明亡清兴六十年》,明朝正处在没落的时期,从朱元璋统治以来的各种矛盾暴露出来,这就好比人到了晚年,得了癌症,各项功能都不行了,这时候就不能再说他年轻时如何朝气蓬勃,既已病入膏肓了,就应该研究如何下药治疗。明朝已处于这个时期,我们自然要探讨它灭亡的原因,分析其矛盾,揭露其弊端,鞭挞其罪恶;也自然要探索清朝兴盛的原因,分析其条件,总结其经验,感悟其智慧,同样,我在讲清朝衰亡时,必然批评它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罪孽。这是客观事实。我们看待历史,不要以民族来划分这个世界,要以人民利益作是非曲直判断的标准。

  笔者:如何对待类似的争议?

  阎崇年:总体来说,大家对我赞扬的多,首先很感谢大家的赞扬;批评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样一个问题,南方和北方、男女的看法都不一样,我会尽量找到共同点,努力让大家都认同。

  □本报记者 解丽达 本报通讯员 徐浩然 李冠东[发自廊坊]

  链接

  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在2005年4月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首播即获热评,随后一路讲到家喻户晓的《品三国》。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2006年的国庆长假,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