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权利与法治留一座中国城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07:54 红网-潇湘晨报

  [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杨耕身

  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一片10米深的地基中央,一个孤拔而出的二层小楼。这就是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被称为“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的房屋。新闻说它“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但在我们看来,它更像是一个沉默而久远的城堡,突兀于一片蚀于现实风雨的土堆之上,因此也更好地印证着“家就是一个城堡”的典故。——有关这个典故的另外一句表述我们都已耳熟能详:“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根据最新的报道,3月22日是法律意义上执行强拆第一天,但法院并未派人到现场,并表示尚不能确定是否需要强拆。“钉子户”吴苹则向重庆高院递交书面申诉,请求撤销强拆裁定。这意味着,这栋已经举世瞩目的房屋的命运将是怎样,仍难有定论。而以当下之局,对于当地政府、

开发商,杨武夫妇乃至关注此事件的媒体与公众而言,可能怎样的结局都有令一方所不甘者。我们也就在这种情形下,愿意贡献的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留下它。

  无论如何,从2004年9月该地区开始拆迁以来,“最牛钉子户”已存在二年有余。这对于一个民典法规并不完善、各种拆迁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来说,在令人称“牛”之余,都不得不承认是一种奇迹。与此同时,“最牛钉子户”已获得了巨大舆论关注;那栋房屋该不该强拆,各种声音纷呈;对于这栋房子为何能在开发商强有力的挖掘机之下留存下来,公众猜测同样不一而足。人们都在借此演绎各自的权利想象与社会心理。所有这些,不仅成为它一开始即令人惊异并予以关注的原因,也成为我们进一步关注它的命运的理由,更成为我们希望从“最牛钉子户”上获得更多教训与期待的理由。

  将一座“史上最牛钉子户”留存在那里,无疑就彪炳着权利与法治。在一个总是以各种貌似重大的理由,对公民合法私产进行不由分说的强制征用的社会中,这个最牛的钉子户或许正是上苍在偶然间的一种赐予,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会让我们拥有巨大的温暖想象。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在这座“史上最牛钉子户”存在期间,正是我国

物权法历经无数次审议、修改并最终通过的时期。它的存在,难道不正是物权法的追求所在吗?也许,继续留存这栋房屋,会给开发商带来一些损失,但是我要说的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绝非那一点点损失所能比拟的。

  很多国家都有一些最有名的“钉子户”,这不是权力的耻辱,而是权利的尊严。19世纪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时的那座著名的磨房,即在此列。现在依然仍有这样的故事:一位83岁的老妇成了英国目前最有名气的“钉子户”:她拒绝从位于布里斯托尔市贝德敏斯特村的小屋搬出,因此眼看着周围的豪华公寓把她的小屋淹没。而在美国华盛顿的马塞诸塞大街上,在一片机器轰鸣的繁忙建筑工地中央,有一栋陈旧的小楼,深深的建筑地基使小楼看上去像空中楼阁一样摇摇欲坠。他的房主斯普瑞格思先生一直拒绝搬迁,而开发商对此毫无办法。

  留下这样一座“史上最牛钉子户”,就是为我们转型期的中国,留下了一个“最牛”的见证,也就是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直观的、可以无限追往的活化石。多么希望,在相关方面经过一番更加慎重的权衡之后,能够最终决定为我们中国、为我们这个社会,留下这样一个“最牛钉子户”的样本,为我们的权利与法治留下一个“中国式城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