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游园折射市民素质 “杏花”开放需呵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13:2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本报讯位于环城马路附近的杏花公园堪称“翡翠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04年10月1日,杏花公园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免费开放式公园。然而,昨天记者和市民记者们在杏花公园采访时, 却得知自从2004年以来,公园的公共设施损坏严重。园内共有草坪灯约63盏,现已经全部损坏;50个造型各异的音响喇叭,已有25个遭到了破坏。

  春光明媚,杏花公园内游人如织。在公园正大门入口处,一条石子路的附近,一簇电线裸露在地表。公园的管理人员称,这里原是一盏草坪灯,现在已经不见踪影。尽管杏花公园四处装了地埋式喇叭,可在公园的东南处你却很少可以听到音乐声。记者发现,位于草坪上的一个树桩式喇叭上足有2厘米厚的树盖已经破损掉了一半,现已变成了垃圾桶,里面居然放着方便袋、果皮等垃圾。

  杏花公园有3个公共厕所,可在厕所里,记者见到这里水箱用扁铁牢牢地焊在墙上,看上去,水箱好像背上了“背背佳”。说起这样做的原因,公园工作人员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不这样做,水箱里的浮球等总是被盗。”正是春花灿烂的季节,不少游客在园内拍照留念,但在公园东门入口处的路边上一棵盛开的海棠树下,两个小朋友正站立在草坪上摆出各种造型拍照,有些游人还顺手采摘鲜花。中央广场附近开满鲜花的树上,一些小孩随意攀爬,树皮都被磨得十分的光滑。

  杏花公园管理处的副主任李传富告诉记者:杏花公园2006年一年的养护费达443万,主要用于园林的养护、维修以及水电等,仅厕所的用水费就有2.2万之多。同时,为提升公园档次,杏花公园也加大了园林绿化建设,从山东引进了银杏、法梧、无患子等树木200多棵,2007年又调进了1000多棵小树,可以说以后这里的环境会越来越美,但是这都需要市民共同呵护。

  (市民记者 郑国庆 王家怀 郑辛荣 实习生辛美华 记者 胡晓斌)

  采访感言:我是合肥晚报的忠实读者,有幸能与合肥晚报的记者同行、同听、同看、同问、同写、同感受,对我们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昨天我们花了3个小时采访,感到做一个记者真是不容易:既要多看、多问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郑国庆·

  我一直崇拜记者,很多记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记者冒着风险,调查出事情的真相,为市民分忧。昨天我们采访了很多人,更让我们体会到做一个记者的不容易。·王家怀·

  能参加合肥晚报举办的这样一个互动的活动,让我感触很多。首先这种形式很好,我们能体会到新闻是怎么来的,其次我们也从记者身上感受到敬业的作风。看了一半我就想结束采访,可晚报记者告诉我们要多看看才能体会更深。祝合肥晚报越办越好!

  ·郑辛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